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去苏州半日期,归心长是觉船迟。
一村树暗知何处,两岸草青无了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舟过望亭三首·其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归乡心切却又不得快马加鞭的复杂情感。
"此去苏州半日期,归心长是觉船迟。"
这里,诗人设定了一个时间坐标——“此去苏州半日期”,即距离苏州还有半个月的旅途时间。这表明诗人的内心对于归乡有着强烈的渴望,但现实中却不得不面对旅程的延缓和船只迟缓前进的情形。
"一村树暗知何处,两岸草青无了时。"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村树暗”给人以深邃的感觉,似乎在询问自己身处何地,而“两岸草青无了时”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里,“无了时”四字,既表达了对时间易逝的感慨,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茫然。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归乡之路上的复杂情绪,以及面对自然界的无常和个人的渺小。这样的抒情方式,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也体现了宋代诗词中常见的哲理思考。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雨罢风回花柳晴,忽然数点打窗声。
游蜂误入船窗里,飞去飞来总是情。
常州尽处是望亭,已离常州第四程。
柳线绊船知不住,却教飞絮送侬行。
南康名酒有残樽,急唤荷杯作好春。
紫幕能排北风冷,夕阳偏惜半船温。
远山相别忽相寻,水到黄田渐欲深。
见说前头山更好,且留好句未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