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

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

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

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

长保身荣贵。

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形式:

翻译

残年的腊月刚下过初雪,梅花洁白,散发着清香。
依然是旧时景象,正值迎接新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准备着。
祭灶神和门神,用酴酥酒祭祀,桃木符上写满吉祥的话语。
五更时分,驱赶疫鬼的仪式开始,鞭炮声响起,希望驱散一切晦气。
新的一年到来,祝愿长久保持富贵安康。
我希望能与子孙们共度余生,祝他们长寿,每年都能一起守岁庆祝。

注释

残腊:残年的腊月。
梅白:洁白的梅花。
迎春:迎接新春。
酒酌酴酥:用酴酥酒祭祀。
桃符:古代用于避邪的桃木符。
虚耗:指不祥的事物或人。
交年:交替新年。
祝寿遐昌:祝长寿,繁荣昌盛。
守岁:除夕夜守夜到新年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初春的景象,诗人晁补之所写的"失调名"虽无标题,但内容温馨而富有节日气氛。诗中提到残冬的积雪刚刚消融,梅花绽放,香气四溢,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在迎接新春之际,准备祭灶神、门神,用酒和酴酥祈福,写下满是吉祥话语的桃符。除夕之夜,五更时分,驱赶邪祟的习俗通过爆竹声延续,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消除晦气,迎接新的岁月。

诗人祝愿家人身体健康,富贵长存,特别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深深祝福,希望他们共享天伦之乐,共同度过一个又一个欢乐的春节,长寿安康。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家庭亲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家庭幸福的向往。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归田乐.同前

春又去,似别佳人幽恨积。闲庭院,翠阴满,添昼寂。

一枝梅最好,至今忆。正梦断,炉烟袅,参差疏帘隔。

为何事、年年春恨,问花应会得。

形式: 词牌: 归田乐

永遇乐.东皋寓居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

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郊原趣。

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

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

苍菅径里,紫葳枝上,数点幽花垂露。

东里催锄,西邻助饷,相戒清晨去。

斜川归兴,翛然满目,回首帝乡何处。

只愁恐、轻鞭犯夜,灞陵旧路。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赠雍宅璨奴

银烛将残,玳筵初散,依旧愁绪。

醉里凝眸,娇来纵体,此意难分付。

怜伊只似,风前轻燕,好语暂来还去。

重楼静,珠帘休下,待扫画梁留住。

青娥皓齿,云鬟花面,见了绮罗无数。

只你厌厌,教人竟日,一点无由诉。

如今拼了,萦眠惹梦,没个顿身心处。

深诚事,骖鸾解佩,是许未许。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玉蝴蝶

暗忆少年豪气,烂南国、蓬岛风光。

醉倚吴王宫殿,不解悲凉。

舞犹慵、小腰似柳,歌尚怯、娇语如簧。好林塘。

玳筵留住,彩舫携将。清狂。

扬州一梦,中山千日,名利都忘。

细数从前,眼中欢事尽成伤。

去船迷,乱花流水,遗佩悄、寒草空江。黯愁肠。

暮云吟断,青鬓成霜。

形式: 词牌: 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