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友人共同游览自然美景时的心境和情感。
“老南蜕骨几何年,揖客支筇谩曲拳。”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画面。“老南”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行,可能是位年岁已高、体态佝偻之人。诗中提到的“蜕骨”、“揖客”、“支筇”、“谩曲拳”,都是形容老者或隐士在自然中的悠然情状,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本自心清无染著,岂因境静息攀缘。”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人认为自己的心灵本来就是干净无瑕,不受外界诱惑,而这份宁静也许正是因为身处清静之境,使得心灵不再被世俗牵绊。
“我行不值挥犀语,公到惟堪扫榻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诗人认为自己走过的路途并不足以让他夸耀,而当朋友来访时,只需简单地打扫一番休息的地方即可,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
“尚有诗魔降未得,不禁物色巧勾牵。”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状态的一种自嘲和期待。诗人感慨自己还没有完全被诗意所占据,但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周围的景物却无不牵动他的心灵,使他感到激情澎湃,想要创作出美好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和人生之境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创作状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