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二首(其一)

秋雨,千缕,洒方塘。欹枕西堂夜长。

梧桐叶儿风打窗,新凉,薄衾闲半床。

愁里画屏天样远,银烛短,梦也无人管。

怕相思,越相思。除非,影儿权作伊。

形式: 词牌: 河传

鉴赏

这首《河传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雨夜的独特氛围与情感波动。

首先,开篇“秋雨,千缕,洒方塘”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雨绵绵、细如丝缕的情景,落在平静的池塘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欹枕西堂夜长”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夜晚,主人公独卧西堂,面对漫长无尽的黑夜,内心的情感似乎也随着夜色的深沉而逐渐展开。

“梧桐叶儿风打窗,新凉,薄衾闲半床。”这一段通过自然界的风吹动梧桐叶的声音和主人公感受到的新凉之感,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寥的情绪。薄薄的被子铺在半床上,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接下来,“愁里画屏天样远,银烛短,梦也无人管。”描绘了主人公在愁绪中望着远方,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遥远。即使在梦中,也没有人来管束或陪伴,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这里的“银烛短”不仅指蜡烛燃烧殆尽,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希望的渺茫。

最后,“怕相思,越相思。除非,影儿权作伊。”表达了主人公对相思之情的复杂感受。他害怕自己陷入更深的相思之中,但又无法自拔。在绝望之际,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影子能够替代心爱之人,陪伴自己度过孤独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主人公在秋雨之夜的孤独、愁绪以及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性。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河传二首(其二)

风转,帆卷,日西斜。人在天涯忆家。

疏疏柳丝攒暮鸦,红些,练波明断霞。

休傍栏干船去泊,心绪恶,何况腰如削。

酒才醒,愁又生。谁听,琵琶不宜停。

形式: 词牌: 河传

南歌子五首(其一)

卓女炉边酒,崔娘画里人。

一晌楚台春,端详依旧是,瘦腰身。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五首(其二)

对面嫌光逼,回身见影单。

花落小屏寒,寸心灰欲尽,泪阑干。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五首(其三)

花影层层碎,炉烟细细吹。

谁识恨千丝,只愁遮不断,两相思。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