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厉员外宅残菊

才过重阳后,人心已为残。

近霜须苦惜,带蝶更宜看。

色减频经雨,香销恐渐寒。

今朝陶令宅,不醉却应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刚刚过了重阳节,人们的心已经感到凋零。
接近秋霜的日子,应该更加珍惜,带着蝴蝶的花朵更是值得欣赏。
颜色日渐消退,频繁下雨让它更加怕冷,香气也似乎在逐渐消失。
今天来到陶渊明的居所,不喝醉恐怕是很难的。

注释

才:刚刚。
过:度过。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后:之后。
人心:人们的心情。
已:已经。
为:成为。
残:凋零,衰败。
近:接近。
霜:秋霜。
须:必须,应该。
苦惜:格外珍惜。
带:带有。
蝶:蝴蝶。
更:更加。
宜:适宜,适合。
色:颜色。
减:减少。
频:频繁。
经:经历。
雨:雨水。
销:消失。
恐:恐怕。
渐:逐渐。
寒:寒冷。
今朝:今天早晨。
陶令:陶渊明(字令狐)。
宅:住宅。
不醉:不喝醉。
却:却还,反而。
应:可能,应当。
难:困难,不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画面,通过对菊花凋零和人心易变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情感。诗中“才过重阳后,人心已为残”两句,直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之后天气渐凉,菊花虽盛,但人们的心态却因为季节的转换而产生了变化,变得容易动摇和消沉。接着“近霜须苦惜,带蝶更宜看”强调随着秋霜即将到来,应珍惜那些尚存的菊花美景,同时带有蝴蝶游舞的画面,更是难得一见,因此更加值得细细欣赏。

诗人的情感在“色减频经雨,香销恐渐寒”中达到了高潮。这里写到菊花因连绵细雨而颜色稍显淡薄,其芬芳也随着气温的下降而逐渐消散。这不仅是对植物生长周期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

最后两句“今朝陶令宅,未醉且应难”,则是在描述诗人在陶渊明故居游览时的心境。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逸文学家,他的生活态度和文学作品都深受后世尊崇。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诗人提醒自己要珍惜这难得的美好时光,即使未饮醉酒,也应尽量享受这份难得的清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和季节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以及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0)

顾非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下第后送友人不及

失意经寒食,情偏感别离。

来逢人已去,坐见柳空垂。

细雨飞黄鸟,新蒲长绿池。

自倾相送酒,终不展愁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下第后晓坐

远客滞都邑,老惊时节催。

海边身梦觉,枕上鼓声来。

起见银河没,坐知阊阖开。

何为此生内,终夜泣尘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下第后寄高山人

我家堂屋前,仰视大茅巅。

潭静鸟声异,地寒松色鲜。

人眠瓮牖月,鹿饮竹门泉。

多愧邻高隐,无成又一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与无可宿辉公院

夜僧同静语,秋寺近严城。

世路虽多梗,玄心各自明。

寒池清月彩,危阁听林声。

傥许双摩顶,随缘万劫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