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维扬(扬州)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自然的变迁。首句“地是南来域,江分北望赊”以地理方位起笔,点明维扬位于南方,长江在此分流,北望之地似乎遥远,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辽阔与距离感。
接着,“空馀前代宇,不放昔年花”两句,通过对比前代的建筑与昔日的花朵,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建筑犹存,但已不再有当年的繁花似锦,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物色图丹壁,春风想翠华”则进一步描绘了维扬的景色,丹壁指的是色彩鲜艳的墙壁或岩石,春风中想象着翠绿的华美景象,既是对现实景致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最后,“谁怜歌舞处,日暮有啼鸦”以反问的形式收尾,将目光转向了往昔的繁华之地,如今却只有日暮时分的乌鸦啼叫,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繁华不再的深深惋惜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维扬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