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九歌

娟娟凉月生虚壁,酒罢摊书读《九歌》。

兴托美人情最切,思深公子怨何多。

湘皇泪雨滋丛竹,山鬼悲风带女萝。

一夜寒砧催木叶,洞庭今已起微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读书的静谧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书籍、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娟娟凉月生虚壁”,以“娟娟”形容月光之柔美,加之“凉”字,既点明了季节为秋,又暗示了环境的清冷。月光从虚壁透出,仿佛是自然界的灵光,为读书人营造了一个静谧的阅读空间。

“酒罢摊书读《九歌》”一句,通过“酒罢”这一细节,暗示了诗人曾借酒浇愁,而后在酒意消散之时,摊开书籍,选择阅读《九歌》。《九歌》是屈原的作品,常被视为抒发个人情感与理想之作,此处诗人通过阅读《九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兴托美人情最切,思深公子怨何多”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美人”之上,表达了对理想中的美好事物的深切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深深不满,这种不满体现在“公子”的形象上,暗示了诗人作为士人的身份,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湘皇泪雨滋丛竹,山鬼悲风带女萝”两句,运用神话传说,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相联系。湘皇的泪水滋养着丛竹,山鬼在悲风中带着女萝,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悲痛。

“一夜寒砧催木叶,洞庭今已起微波”结尾两句,通过“寒砧”(捣衣声)和“木叶”(落叶),描绘了一幅秋夜的凄凉景象,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与深沉。同时,“洞庭今已起微波”一句,以洞庭湖的微波象征诗人内心的波动,预示着情感的激荡即将来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面对书籍、面对理想与现实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不公现实的不满。

收录诗词(3)

夏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寒

门掩苍苔一径中,秋千闲在曲阑东。

梨花落地半窗雨,柳絮入帘三日风。

斗草懒舒红袖冷,啼莺无奈画屏空。

江南二月韶光贱,孤负枝头蛱蝶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孔东塘博士招同人集傍花村

傍花村里花如雪,扑席浮觞二月时。

莫向伶人争画壁,双鬟都唱使君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饮酒

万古此一时,天地为我宅。

纷纷各有求,何时免忧戚。

我心清且闲,顺逆等朝夕。

微酣意自佳,兴至境多适。

悠悠欲忘言,仰睇寒空碧。

形式: 古风

喜钟翀是至

草色满阶除,君来独慰予。

人当离乱后,交在死生馀。

冒雨沽村酒,冲泥得野蔬。

共谈身世事,款款月来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