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法官

石作人言豕人立,或啸其梁阚其室。

道人叱咤鞭雷公,驭风骑气行虚空。

赤手缚鬼如缚虎,画地为牢通鬼语。

登坛摄将如有神,问其姓字皆忠臣。

生不求生以害仁,死犹赫赫濯厥灵。

百鬼啖尽何足恤,吾独因之三太息。

关云长,张睢阳,凛然大节死不屈,至今日月犹争光。

荆州一失不复得,江淮保障谁之力。

欲为汉唐开太平,老天胡不留斯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石头被塑成人说话的样子,猪形人站立,有的在梁上呼啸,有的在室内窥视。
道士呵斥着驱使雷公,驾驭风和气在虚空中行走。
空手就能捆绑鬼魂如同擒拿猛虎,在地上画出牢笼与鬼魂交谈。
登上法坛,摄取将领仿佛有神助,询问他们的姓名都是忠诚的臣子。
活着不求生存而妨害仁义,死后名声显赫洗涤着他们的精神。
即使百鬼都被吞噬,又何必忧虑,我独自为此深深叹息。
关羽、张巡,他们的刚烈节操至死不屈,直到今天月光仍为之争辉。
荆州一旦失去就不再回来,江淮的屏障是谁的力量所维系。
他们本想为汉唐开创太平盛世,老天为何不留这样的人。

注释

石作:石头塑造。
豕人:猪形人。
啸:呼啸。
阚:窥视。
叱咤:大声呵斥。
鞭雷公:驱使雷公。
赤手:空手。
缚鬼:捆绑鬼魂。
登坛:登上法坛。
摄将:摄取将领。
生不求生:活着不求生存。
害仁:妨害仁义。
赫赫:显赫。
濯厥灵:洗涤精神。
百鬼:众多鬼魂。
太息:叹息。
关云长:关羽。
张睢阳:张巡。
荆州一失:荆州失去。
保障:屏障。
欲为:本想。
胡不留:为何不留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的形象,他拥有超凡的能力,可以驱驭风气,捕捉鬼魂。诗中的意境宏大,语言丰富,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赞颂和怀念。

"石作人言豕人立,或啸其梁阚其室" 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一位道人的神通广大,他甚至可以用石头做人,用猪叫声来支撑屋梁和房屋。

"道人叱咤鞭雷公,驭风骑气行虚空"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道人的超自然力量,他能驾驭风雨,乘坐云气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赤手缚鬼如缚虎,画地为牢通鬼语" 描述了道人捕捉鬼魂的场景,他的手赤红而有力,将鬼魂束缚得如同绑缚猛虎一般,而通过在地上画图来建立一个通灵的牢笼。

"登坛摄将如有神,问其姓字皆忠臣" 这里则表达了对道人在法术上的尊敬,他登上祭坛捕捉鬼魂,就像有一种神圣的力量,而被捕捉的鬼魂都自称是忠诚的臣子。

"生不求生以害仁,死犹赫赫濯厥灵"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道人生前不图苟活、宁愿牺牲的高尚品格和死后英灵不泯的赞美。

"百鬼啖尽何足恤,吾独因之三太息" 诗人面对这种英雄事迹,不禁感慨万分,对于那些被消灭的百鬼感到无关痛痒,只是因为这位道人的壮举而深深叹息。

接下来的几句“关云长,张睢阳,凛然大节死不屈,至今日月犹争光。荆州一失不复得,江淮保障谁之力。”则是对历史上的忠诚将领的赞颂,他们在战乱中保持着坚定的立场和高尚的人格,即使到了今天,人们仍然记住他们的英勇事迹。而对于失去的荆州和需要保护的江淮地区,诗人感叹谁能有足够的力量来保障这些地方。

最后,“欲为汉唐开太平,老天胡不留斯人。” 表达了对历史上汉唐盛世的向往,以及对于当前动乱局势中那些英勇人物被逼走的无奈和悲愤,诗人感叹苍天为何不保留这些能够带来太平盛世的人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人的超自然能力和忠诚品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历史上英勇事迹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英才难以展现抱负的深切忧虑。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张君玉

闭门十日雨,萧然抱孤琴。

之子从何来,踏雨叩我门。

对床话达晓,山窗耿青灯。

挽衣不可留,何以赠子行。

问子此何时,眯目凄黄尘。

四海非不宽,可语今几人。

潇潇风雨中,奔走欲何营。

愿子重自爱,堂有白发亲。

形式: 古风

赠姚星士

姚生年来如我贫,澜翻口舌谈星辰。

凄风落日低黄尘,客路相逢眼为青。

草鞋生翼杖生鳞,一笑索我诗赠行。

我诗何足为重轻,历象妙处须推寻。

相国之生孕昴精,客星动摇归富春。

天不祚汉星坠营,泰阶或坼中台星。

大抵人事关天文,试算天下英雄今几人。

形式: 古风

赠星命松坡

昌黎之生月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口。

坡翁宿直斗牛箕,自谓文似昌黎叟。

顾予命亦坐磨蝎,碌碌浪随二公后。

文章学问愧前修,有口但知能饮酒。

松坡磊落湖海人,为我掉舌谈星辰。

蛟龙蟠屈终变化,君子忧道宁忧贫。

夜半狂吟踏破瓮,结柳为车穷莫送。

掀髯一笑问松坡,文如二子今何用。

形式: 古风

省试中式记梦

东堂令史报来时,仙桂云攀第九枝。

乍听言音犹似梦,却思公道即无疑。

寒门仿佛春将到,幽径朦胧月渐移。

残漏声中鞭马去,纻袍重戴已相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