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虞美人·其五咏海棠》。诗中通过对比和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之花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君恩的感念和怀念。
"无花敢与姚黄比,对对鸳鸯起。识他金带万钉垂。"
这里通过海棠花与其他花相比,显示了它不凡的风采。"姚黄"通常指的是菊黄色,而"无花"则是指海棠花。在这两句中,诗人用"鸳鸯起"形容海棠花开得如同鸳鸯戏水般自然美丽,同时点出了它独特的金带万钉垂饰。
"谁向麒麟楦里、卸猴绯。"
这两句诗中,"麒麟"是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而"卸猴"则是一种古代装饰品。这里的意思是问谁能在如此美丽的地方摆脱世俗的羁绊和束缚。
"潜溪以上难为说。"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一片神秘而又难以言说的美景的感慨,似乎是在暗示超越常规之上的情感或体验。
"自是君恩别。后来西子避无盐。"
这里的"君恩"可能指的是对某位君主的怀念,而"西子"则是古代美女的代称,如西施。"无盐"在此有双关意味,一方面可以解作没有盐巴,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没有污染或纯洁。
"又道君王捉鼻、又何嫌。"
最后两句诗中,"君王"可能是指对某位君主的敬仰,而"捉鼻"则是一种古代礼仪动作,表示恭敬之意。"又何嫌"则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这样的礼节之中,也感到有些不足或不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咏叹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于君恩与世俗之间微妙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