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五)咏海棠

无花敢与姚黄比。对对鸳鸯起。识他金带万钉垂。

谁向麒麟楦里、卸猴绯。潜溪以上难为说。

自是君恩别。后来西子避无盐。

又道君王捉鼻、又何嫌。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虞美人·其五咏海棠》。诗中通过对比和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之花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君恩的感念和怀念。

"无花敢与姚黄比,对对鸳鸯起。识他金带万钉垂。"

这里通过海棠花与其他花相比,显示了它不凡的风采。"姚黄"通常指的是菊黄色,而"无花"则是指海棠花。在这两句中,诗人用"鸳鸯起"形容海棠花开得如同鸳鸯戏水般自然美丽,同时点出了它独特的金带万钉垂饰。

"谁向麒麟楦里、卸猴绯。"

这两句诗中,"麒麟"是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而"卸猴"则是一种古代装饰品。这里的意思是问谁能在如此美丽的地方摆脱世俗的羁绊和束缚。

"潜溪以上难为说。"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一片神秘而又难以言说的美景的感慨,似乎是在暗示超越常规之上的情感或体验。

"自是君恩别。后来西子避无盐。"

这里的"君恩"可能指的是对某位君主的怀念,而"西子"则是古代美女的代称,如西施。"无盐"在此有双关意味,一方面可以解作没有盐巴,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没有污染或纯洁。

"又道君王捉鼻、又何嫌。"

最后两句诗中,"君王"可能是指对某位君主的敬仰,而"捉鼻"则是一种古代礼仪动作,表示恭敬之意。"又何嫌"则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这样的礼节之中,也感到有些不足或不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咏叹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于君恩与世俗之间微妙情感的抒发。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二)

天香国色辞脂粉。肯爱红衫嫩。翛然自取玉为衣。

似是银河水皱、织成机。寒欺薄薄春无力。

月浸霓裳湿。一窠香雪世间稀。

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七)

犹疑绿萼花微甚。难与青莲并。青莲朵朵是天人。

又向天人想见、洛阳春。多情素质尘生步。

况被潘妃污。此花仍是□微赪。

却似娇波波外、两眉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十三)壬午中秋雨后不见月

湿云待向三更吐。更是沉沉雨。眼前儿女意堪怜。

不说明朝后日、说明年。当年知道晴三鼓。

便似佳期误。笑他拜月不曾圆。

只是今朝北望、也凄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十二)大红桃花

鞓红乾色无光霁。须是鲜鲜翠。翛然一点系裙腰。

不著人间金屋、恐难销。英英肯似焉支贵。

漫脱红霞帔。落时且勿涴尘泥。

留向天台洞口、泛吾诗。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