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咏徐用王斋中灵壁石

是处飞来又一峰。何人雕琢就?夺天工。

四时风雨气空濛。砚屏侧,疑欲起蛟龙。

蓄石傲坡翁。仇池虽有色,响难同。

南州孺子乐其中。不须拜,好友愿相从。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鉴赏

这首《小重山·咏徐用王斋中灵壁石》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钱肃润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壁石的奇美与独特魅力。

首先,“是处飞来又一峰”,开篇即以生动的景象引入,仿佛灵壁石从天际飞来,独树一帜,展现出其非凡的自然造化之美。接下来,“何人雕琢就?夺天工”,赞叹这石之形态,非人力所能及,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凸显出其天然之妙。

“四时风雨气空濛”一句,描绘了灵壁石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变化,无论是春雨绵绵,还是夏日炎炎,或是秋风萧瑟,或是冬雪皑皑,石上都弥漫着一种空灵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四季更迭的气息。

“砚屏侧,疑欲起蛟龙”,将灵壁石比作砚屏的一角,想象它似乎蕴藏着力量,随时可能唤醒沉睡的蛟龙,进一步强化了石的神秘与活力。而“蓄石傲坡翁”则表达了对石的独立与高傲,即使置于山坡之上,也自有一番傲骨。

“仇池虽有色,响难同”,这里提到的“仇池”可能是指另一种石头,通过对比,强调了灵壁石独特的色彩与声音,难以被其他石头所替代。最后,“南州孺子乐其中。不须拜,好友愿相从”,表达了对石的喜爱之情,认为即使是南州的孩童也能从中找到乐趣,无需特意去膜拜,只要愿意,朋友就能一同欣赏这份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灵壁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艺术价值,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收录诗词(25)

钱肃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雨窗同杜茶村即席奉赠,用范文正公韵

举目山河曾否异,风狂雨骤夫何意?

报道卧龙眠欲起。深泽裹,若逢三顾门毋闭。

家在隆中相近里,石头一望无归计。

终夜唤天还蹋地。浑不寐,直须信到方收泪。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满江红.戴耘野高士六十初度寄赠

聚散无常,忆当日、同行携手。

遇知己、探梅寻菊,赋诗饮酒。

风月江山都是主,鱼虾麇鹿呼为友。

共陶然、朝夕任逍遥,今何有?我碌碌,风尘走。

君寂寂,书帷守。报初周花甲,中秋时候。

翠色方铺寒府内,紫霞正设同亭右。

问素娥十辈驾鸾来,相逢否?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题金治文秋林诗思图,和陈伯驺韵

秋水盈盈,几回望、海流川曲。

谁道是、臣之居也,非舟非屋?

之子在焉呼不出,人遐尚喜音毋玉。

待书成、万卷映缥缃,登芸局。何必种,王猷竹?

何必采,陶潜菊?但枫林欇欇,声和琴筑。

醉后厌寻槐穴蚁,梦来懒覆蕉湟鹿。

任悠游,永日以忘年,唯君独。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题江上外史小影赠荆默庵,时默庵为江阴学博

浩浩洪流,到今日、波恬浪息。

看一带、云烟黯淡,翠峰屏立。

渔艇凫舟浮水面,鸥汀鹤渚群飞出。

坐江头、把卷独长吟,情脉脉。貌严重,神飘逸。

气沉雄,才宏硕。本玉皇香吏,金銮仙籍。

暂向江于称外史,品题山水无谀笔。

论人物、上下几千年,延陵一。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