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行

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

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劳。

下悯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你可曾看见潇湘之地的衡山高峻,山顶的红凤发出哀鸣。
它侧身回望,寻找同类,翅膀低垂,嘴巴紧闭,内心十分疲惫。
向下怜悯被捕获的百鸟,即使是小小的黄雀也难以逃脱。
我愿意分享竹林的果实给蝼蚁,只愿能让凶猛的鸱枭也发出愤怒的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寓意。开篇"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两句,通过对比潇湘和衡山的高度,以及山顶朱凤(一种神鸟)的叫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受和赞美。

接下来的"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噌心甚劳"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这只孤独的朱凤寻找同伴的情形,以及它那种焦急甚至于疲惫的心境。这里通过对鸟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团聚的渴望。

"下悯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两句,则转向对捕鸟网中无辜受困的小鸟表示同情。即便是体型最小如黄雀的鸟儿,也无法避免陷阱,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弱者的悲悯和不平之鸣。

最后,"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慈悲心怀,他希望能将竹子的果实分享给连小虫如蝼蚁都不例外的众生,以至于让天敌般的鸟类间(鸱枭)因为争食而互相愤怒。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平等权利的一种呼唤,也映射出诗人对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生动的山水景观和鸟类的情感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他对于生命尊严和公平正义的追求。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次空灵岸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

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

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

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

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

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

回帆凯赏延,佳处领其要。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次晚洲

参错云石稠,坡陀风涛壮。

晚洲适知名,秀色固异状。

棹经垂猿把,身在度鸟上。

摆浪散帙妨,危沙折花当。

羁离暂愉悦,羸老反惆怅。

中原未解兵,吾得终疏放。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江头五咏(其一)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形式: 古风 押[艳]韵

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