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九曲棹歌(其六)

六曲中流注碧潭,集贤斜对宝华岩。

秋风诗客歌芝陇,落日归僧入翠岚。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建南九曲棹歌(其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景象。诗的前两句“六曲中流注碧潭,集贤斜对宝华岩”,写的是船只在曲折的河流中航行,水流注入一片碧绿的深潭,而集贤亭则坐落在宝华岩的侧畔,展现出山水相映的宁静与秀美。

后两句“秋风诗客歌芝陇,落日归僧入翠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和僧侣的生活场景。秋风吹过,诗人们在芝兰盛开的田陇上吟唱诗歌,享受着诗意的生活;而夕阳西下时,僧人归去,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苍翠的山岚之间,增添了几分禅意与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收录诗词(197)

郑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 字:彦昭
  • 籍贯:元明间徽州歙县

相关古诗词

建南九曲棹歌(其七)

七曲清陂障断流,农家篱落半沙洲。

数声长乐疏钟晚,栖凤桥边景最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建南九曲棹歌(其八)

八曲云山好卜邻,楮衾萑席不忧贫。

水边照日铺晴雪,竹外含风织翠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建南九曲棹歌(其九)

古道通津近万安,石湖云绕福台山。

游川何处堪招隐,春在沧浪九曲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建南九曲棹歌(其十)

棹歌声远幔亭空,千载沧州兴味同。

今日紫阳山下客,他年人唤采芝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