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谒文信国祠》,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文天祥祠堂的拜谒之情,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慨。
首句“春色无端满地莎”,以春天的景色作为背景,暗示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也为后文的感慨营造了氛围。接着,“伤心燕市偶经过”一句,点明了诗人偶然间来到燕市,即文天祥被囚禁之地,心中不禁涌起悲痛之情。
“清风又读忠臣传,白日如闻正气歌”两句,通过“清风”和“白日”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文天祥忠诚与正气的深深敬佩。这里的“忠臣传”和“正气歌”都是对文天祥高尚品德和英勇事迹的赞颂。
“社稷一身惟死是,纲常千古有功多”则进一步揭示了文天祥的牺牲精神和对国家、伦理道德的坚守。他为了国家社稷不惜一死,其行为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瓣香未了平生拜,回首荒祠独奈何”表达了诗人对文天祥祠堂的拜谒之情,以及面对荒祠时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对文天祥的崇敬,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天祥祠堂的拜谒,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忠诚、正气、国家与伦理道德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