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日常与心境。首句“未得餐霞去,还来学灌畦”表达了诗人虽未能飞升成仙,却依然热爱自然,选择在田园中劳作,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接着,“杜门芳草绿,听雨药苗齐”描绘了诗人闭门不出时,门外一片绿意盎然,细雨滋润着药苗,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世事看蕉鹿,心情问木鸡”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蕉鹿”和“木鸡”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心浮躁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最后,“接离休倒着,花下恐相迷”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在与超脱。诗人似乎在享受与花相伴的时光,但又担心在这种美好中迷失自我,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事的淡然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