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仲一三益堂

有此名三益,之人可晤言。

游藏无俗物,典则似诸昆。

剩著书充栋,仍添竹过垣。

翻愁长者辙,稀得到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有这样一位名叫三益的人,可以与他交谈。
他在游历中没有世俗之物,行为准则如同众多贤人。
他的书籍堆积如山,竹林环绕宅院。
我却担心,像年长者那样深居简出,很少能来到他的简陋门庭。

注释

有此名:拥有这样的名字。
三益:可能是人的名字,也代表三种有益的品质。
之人:这个人。
可晤言:可以交谈的人。
游藏:游历或隐居。
无俗物:没有世俗的琐碎事物。
典则:典范或原则。
似诸昆:如同许多杰出的人物。
剩著书:堆积的书籍。
充栋:形容书籍多到可以装满房屋。
仍添竹:又增加竹林。
过垣:超过院墙。
翻愁:反而忧虑。
长者辙:年长者的足迹,比喻其深居简出。
稀得到:很少能到达。
柴门:简陋的门,代指简朴的生活环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沈仲一三益堂》,通过对沈仲一的三益堂进行描绘,表达了对主人品性的赞赏和对其学识藏书的敬佩。"有此名三益,之人可晤言",赞扬了沈仲一的贤德,能与之交谈必定受益匪浅。"游藏无俗物,典则似诸昆",描述了堂内环境高雅,藏书丰富,规矩典范,如同众多杰出人物。"剩著书充栋,仍添竹过垣",进一步强调了沈仲一的学问深厚,藏书之多,连院墙外都可见其书香气息。最后两句"翻愁长者辙,稀得到柴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难得有机会拜访这样的贤者感到遗憾,流露出对沈仲一的仰慕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对知识文化之人的敬重和向往。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沈守生日

燕寝凝香不记春,宜休堂下柏轮囷。

三吴南渡今多士,四皓东宫此一人。

雅不欲书名上上,谩令在处岁陈陈。

玉卮宴罢思黄发,应合从头第从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陈颐刚注孙子许拾遗赠诗用韵寄之

千帆过尽独舟沈,玩世齁齁踵息深。

何自著书今白发,不禁恋阙此丹心。

诗来沧海珠盈把,人在掖垣梧十寻。

应为一编三致意,细论小雅到交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周宣义三子仲敏明□幼谨同年登第因以前韵奉寄

营营浮俗赝还真,孰与传经妙入神。

一榜及看三子贵,数椽能忍十年贫。

自将弧矢书闾史,便使冰渊诵小旻。

家学如君今有几,殷勤罗拜我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丁少詹韵(其二)

明月隋珠忽堕前,坐令衰飒意飘然。

无端太史头抢地,安得扬雄赋上天。

前辈门墙馀几在,他时竹帛竟谁传。

落花流水君愁不,南渡于今六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