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丁少詹韵(其二)

明月隋珠忽堕前,坐令衰飒意飘然。

无端太史头抢地,安得扬雄赋上天。

前辈门墙馀几在,他时竹帛竟谁传。

落花流水君愁不,南渡于今六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明亮的月亮像隋朝的明珠突然坠落眼前,让我心中充满苍老落寞的感觉。
无缘无故地,史官们哀伤地垂首,怎能让扬雄那样的才情升上天呢。
前辈们的学识还有多少留存,将来谁能将这些记载在史书上流传呢。
你是否也为落花流水般的时光流逝而感伤,自从南渡至今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注释

隋珠:比喻珍贵的事物或人才。
衰飒:衰老、萧瑟。
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
扬雄:汉代学者,以辞赋著名。
门墙:指学术门派或师门。
竹帛:古代用竹简和丝帛书写,借指书籍。
南渡:指历史上南方政权的迁移或逃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以"和丁少詹韵(其二)"为题。诗人以明月珠比喻珍贵的事物或人才,感叹明月般的杰出人物突然陨落,使得周围的气氛变得凄凉。诗人借用太史公的典故,表达对逝者才华横溢却未得到充分认可的惋惜,同时借扬雄的典故,期望逝者的才情能像他的文章一样流传天际。

接着,诗人感慨前辈们的学识门墙已所剩无几,担忧后世能否继续传承他们的学问。最后,诗人以“落花流水”象征时光流逝,表达了对丁少詹去世后六十年光阴荏苒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陈傅良对人才凋零和学术传承的深深忧虑,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文化反思。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丁少詹韵(其一)

尽日支颐听雨声,闲中惟得自知明。

朋来何敢烦公等,老去方惭负此名。

待欲短檠看少作,敢将尺牍论交情。

区区却望从容意,要莫令人一座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丁端叔岁晚书怀韵

来涂蓝缕雪埋人,三百于今又六旬。

奏课定应书下下,班春聊复喜津津。

馀蔬被壤农亡恙,茂草连扉盗自新。

曳杖鹿头时极目,炊烟齐起两州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刘进之韵兼简吴阜之

憧憧满眼事何稠,落落论心思独幽。

去国未能身一叶,怀人但觉日三秋。

池塘春草方同梦,江汉归舟更别愁。

安得箫韶仪两凤,不妨燕雀自嘲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朱宰游丁园韵

榆火逢佳节,棠阴接胜游。

移樽忻及暇,乘屐共寻幽。

日静竹光合,风喧花气浮。

主情殊未倦,衰暮为迟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