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月隋珠忽堕前,坐令衰飒意飘然。
无端太史头抢地,安得扬雄赋上天。
前辈门墙馀几在,他时竹帛竟谁传。
落花流水君愁不,南渡于今六十年。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以"和丁少詹韵(其二)"为题。诗人以明月珠比喻珍贵的事物或人才,感叹明月般的杰出人物突然陨落,使得周围的气氛变得凄凉。诗人借用太史公的典故,表达对逝者才华横溢却未得到充分认可的惋惜,同时借扬雄的典故,期望逝者的才情能像他的文章一样流传天际。
接着,诗人感慨前辈们的学识门墙已所剩无几,担忧后世能否继续传承他们的学问。最后,诗人以“落花流水”象征时光流逝,表达了对丁少詹去世后六十年光阴荏苒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陈傅良对人才凋零和学术传承的深深忧虑,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文化反思。
不详
尽日支颐听雨声,闲中惟得自知明。
朋来何敢烦公等,老去方惭负此名。
待欲短檠看少作,敢将尺牍论交情。
区区却望从容意,要莫令人一座倾。
来涂蓝缕雪埋人,三百于今又六旬。
奏课定应书下下,班春聊复喜津津。
馀蔬被壤农亡恙,茂草连扉盗自新。
曳杖鹿头时极目,炊烟齐起两州民。
憧憧满眼事何稠,落落论心思独幽。
去国未能身一叶,怀人但觉日三秋。
池塘春草方同梦,江汉归舟更别愁。
安得箫韶仪两凤,不妨燕雀自嘲啁。
榆火逢佳节,棠阴接胜游。
移樽忻及暇,乘屐共寻幽。
日静竹光合,风喧花气浮。
主情殊未倦,衰暮为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