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梅关

浪说梅关便有梅,我来应不见梅开。

马前孤负寻梅兴,纵有好诗何处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梅关》,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路过梅关时的心情与感慨。

首句“浪说梅关便有梅”,诗人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传闻中梅关盛产梅花的质疑,似乎在说人们常常听说梅关有梅花,但实际并不一定如此。这种看似轻松的开场,却暗含了诗人对于现实与期待之间落差的微妙感受。

接着,“我来应不见梅开”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之一是寻找梅花,但遗憾的是,他并未见到梅花开放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遗憾。

“马前孤负寻梅兴”,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梅花的渴望与追求,以及未能如愿的孤独感。这里的“马前”不仅指出了行进的方式,也象征着诗人的行动与决心。然而,面对未见梅花的现实,他的热情与期待被“孤负”了,即白白浪费或辜负了。

最后,“纵有好诗何处裁”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即使诗人能够创作出赞美梅花的佳作,但在当前的场景下,这样的诗作又如何表达呢?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未能见到梅花的惋惜,也暗示了艺术创作与现实情境之间的关系——好诗虽能抒发情感,但若无相应的景致作为依托,其表达力和感染力都将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过梅关》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期待不一致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创作与现实情境相互作用的深刻哲理。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皓围棋图

对奕商山已许时,沉吟当局算无遗。

如何误下安刘着,人□宫中泣懦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蔡琰归汉图

远嫁胡沙过十秋,哀弦弹怨不弹羞。

诗书徒继中郎业,掩卷何颜看柏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张子房

都将隆隼作宽仁,独悟斯人竟少恩。

况复主家仇亦雪,拂衣来叩赤松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陶元亮

莫道先生只任真,平生出处卧龙人。

门前五柳自春色,却叹延年作宋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