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江门

蓼花秋水净沙汀,紫水归帆一棹轻。

海月夜寒乡国梦,榜歌初认土人声。

断崖叶向烽台落,衰草牛穿破屋行。

十载沧桑成往事,荒烟无处不情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蓼花秋水净沙汀”以“蓼花”、“秋水”、“净沙汀”三者并列,营造出一幅清冷而纯净的江边景象,蓼花在秋风中摇曳,秋水清澈见底,沙汀则显得格外宁静,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紫水归帆一棹轻”一句,将视角转向江面,紫色的江水映衬着远处归来的船只,船桨轻轻划过水面,带起一圈圈涟漪,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向往。

“海月夜寒乡国梦,榜歌初认土人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海上的月亮在寒冷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诗人思乡之情的寄托。榜歌,即渔民的歌声,初听时可能有些陌生,但随着熟悉,它成为了连接诗人与这片土地的情感纽带,揭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断崖叶向烽台落,衰草牛穿破屋行”描绘了一幅更为苍凉的画面。断崖上落叶飘零,似乎预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衰草间牛群穿行于破败的房屋之间,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变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沧桑。

最后,“十载沧桑成往事,荒烟无处不情生”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如今回首,那些曾经的沧桑已成过往。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那份深藏于心底的情怀却始终未曾消逝,它如同荒烟一般,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铭记过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8)

释今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顺昌旅泊

沙汀寒月泊孤舟,渔笛蛮歌动旅愁。

两岸山光趋石濑,千家灯火出城头。

自怜去住同春梦,真愧浮沉狎海鸥。

想到匡庐深雪里,火炉吟咏有同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别冈城诸子

不尽分携意,江干忆此时。

方怜车马送,未作别离诗。

暖日移云影,芦花间雁儿。

山堂风雨夜,远梦故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过安庆

雉堞迢迢据上游,沧溟无际碧天浮。

海连淮甸吞遥岛,山蹙长江涌巨楼。

百战旌旗新壁垒,六朝烟雨旧沙洲。

我来此地多清兴,添钵行吟答野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重阳前一夕与黎寅仲陈锡君王人十诸子集海云寺步月

故人遥集海云隈,林下幽寻破径苔。

山寺杖藜沿涧岸,隔坡回首见楼台。

钟连落叶兼秋远,雁逐寒潮带月来。

无限诗情吟不尽,重阳明日菊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