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二)

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

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

寄语脩道人,空生慎勿生。

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世间万物皆由心而起,心念产生万物
心念产生的法则同样在同一天内得到领悟,来去无痕如同虚无中行进
我告诉修行者,切记不要执着于空无之境的产生
若能理解这个道理,就能在不动之中达到深远的境界

注释

万法: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和法则。
心起:指心念的产生。
虚行:形容行动或理解如在虚无中进行,无迹可寻。
空生:指空无之心境。
深坑:比喻高深难测的境界或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作品,名为《杂诗(其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

"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 这两句表达了佛教中“心是造物之本”的思想,即万事万物皆由心所生。这里强调的是主观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影响。

接着 "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 描述了宇宙间万法的生成与消亡,同时又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出世间的态度,暗示着诗人对于俗世纷争的淡然和超脱。

后两句 "寄语脩道人,空生慎勿生。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 则是诗人对修行者的一番劝诫,告诫他们要谨慎地面对内心的生起之法(即各种思想情绪),如果能够领悟到这一层次的道理,就能避免陷入世间的是非和烦恼。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功底,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通过这短短几句,庞蕴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既禅深又意远的哲理画卷。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三)

极目观前境,寂寞无一人。

回头看后底,影亦不随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杂诗(其五)

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偕。

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

朱紫谁为号,青山绝点埃。

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形式: 五言律诗

杂诗(其六)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形式: 古风

诗偈(其三十四)

须弥颓,五岳崩,大海竭,十方空。

乾坤尚纳毛头里,日月犹潜毫相中。

此是西国那提子,示寂不起现神通。

妙德启口问不二,忘言入理显真宗。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