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
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
寄语脩道人,空生慎勿生。
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作品,名为《杂诗(其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
"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 这两句表达了佛教中“心是造物之本”的思想,即万事万物皆由心所生。这里强调的是主观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影响。
接着 "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 描述了宇宙间万法的生成与消亡,同时又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出世间的态度,暗示着诗人对于俗世纷争的淡然和超脱。
后两句 "寄语脩道人,空生慎勿生。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 则是诗人对修行者的一番劝诫,告诫他们要谨慎地面对内心的生起之法(即各种思想情绪),如果能够领悟到这一层次的道理,就能避免陷入世间的是非和烦恼。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功底,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通过这短短几句,庞蕴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既禅深又意远的哲理画卷。
不详
极目观前境,寂寞无一人。
回头看后底,影亦不随身。
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偕。
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
朱紫谁为号,青山绝点埃。
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须弥颓,五岳崩,大海竭,十方空。
乾坤尚纳毛头里,日月犹潜毫相中。
此是西国那提子,示寂不起现神通。
妙德启口问不二,忘言入理显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