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中午困啜茶偶成

行尽湘中一月春,霜髭几欲染缁尘。

山无重数几何路,花不知名俱可人。

午困得茶聊吻润,春愁著柳亦眉颦。

天教早办公家事,乞取身归笠泽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湘江边走了一个春天,白发几乎被尘土染黑。
无数重叠的山峦有多少条路,不知名的花朵都让人心生喜爱。
午后的困倦因一杯茶而稍解,春天的忧愁也如柳叶般皱眉。
上天让我早早地处理公事,只希望能回到湖边的草屋去。

注释

行尽:走遍。
湘中:湘江中部地区。
霜髭:白发。
几欲:几乎。
染缁尘:被尘土染黑。
山无重数:山峦重叠无数。
几何路:有多少条路。
花不知名:不知名的花朵。
俱可人:都让人喜欢。
午困:午后困倦。
得茶:喝到茶。
聊吻润:稍微缓解了困倦。
春愁:春天的忧愁。
著柳亦眉颦:如柳叶般皱眉。
天教:上天让我。
早办公家事:早早地处理公事。
乞取:希望得到。
身归:返回。
笠泽滨:湖边的草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午后,诗人在车中小憩之际,因春愁而吟咏的景象。诗中“行尽湘中一月春”透露出旅途中的季节感受,霜雪将尽而春意渐浓,但“霜髭几欲染缁尘”则显示了时间流逝、岁月沧桑之感。

“山无重数几何路”、“花不知名俱可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迷离,既有对旅途中连绵山脉的好奇,也有对未知花卉的接受,这些都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宣泄。

午后困倦之际,“得茶聊吻润”则是寻求一点心灵上的慰藉,而“春愁著柳亦眉颦”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沉思,这些都是诗人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复杂情绪。

最后,“天教早办公家事,乞取身归笠泽滨”则是诗人希望能够尽快处理完公务,以便返回故乡之意。这里的“天教”二字,蕴含着一种宿命论的色彩,而“乞取身归”则充满了对家园的渴望和归属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午后车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美好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宿命与归乡之思。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轿中假寐

孤枕欠晓梦,短舆偿午眠。

篮摇小儿卧,龛定老僧禅。

少瞑溪山眼,良劳仆从肩。

醒来斜日暮,亟唤玉骢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偕张总干章帅机同游檀溪登极目和韵(其一)

底须风景叹新亭,且听樽前贱子陈。

拚却玉山颓绿醑,莫将银海眩黄尘。

山容似画屏环立,世事如棋局几新。

惟有东风不今古,露花烟柳一般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偕张总干章帅机同游檀溪登极目和韵(其二)

美哉轮奂若天成,一笑凭栏趁喜晴。

弹厌江山诗句老,破除胸臆酒樽盈。

溪头圉圉观鱼跃,柳外萧萧忆马鸣。

明日无妨再联辔,海棠犹未醉春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偶得希真岩壑旧隐正在小圃因赋(其一)

数峰佳致蔼前修,心匠玲珑小更幽。

公去我来几传舍,人非物是一虚舟。

矗天柳色新条改,垂地藤阴旧迹留。

坐对黄花谁领会,犹疑蝴蝶是庄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