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来莫怨春迟,去莫怨春忙。
春不随人老,谁教汝断肠。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诗人以“来莫怨春迟,去莫怨春忙”开篇,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出对春天来临时的期待与离去时的不舍。春天似乎成了时间的象征,它既不因人的意愿而延迟,也不因人的哀求而停留,展现出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性。
接着,“春不随人老”一句,将自然与人生进行对比,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春天不会因为人的衰老而改变其更迭的节奏,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最后,“谁教汝断肠”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面对自然规律和个人情感冲突时的无奈与痛苦。这里的“汝”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泛指所有感怀生命与自然之美的个体。这句话既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所有读者情感共鸣的呼唤,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生命流逝的深深感慨和对美好事物难以挽留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引人深思。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人间三伏暑,海内一薰风。
独咏微凉句,公权似不公。
广厦千万閒,吾庐弊独寒。
犹将折弦琴,欲和薰风弹。
冬之日何速,夏之日何迟。
山中无历日,迟速两不知。
令乎日之夕,政乎日之朝。
一尊待君子,风雨会良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