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晚闻鸟声

晚来林鸟语殷勤,似惜风光说向人。

遣脱破袍劳报煖,催沽美酒敢辞贫。

声声劝醉应须醉,一岁唯残半日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将尽的景象,诗人通过晚来的林间鸟鸣之声,感受到自然界对即将逝去风光的珍惜。鸟语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而诗人的内心也随之产生了一种惆怅。破旧的袍子还未干透,已经是春意渐消的时候了。

"遣脱破袍劳报煖,催沽美酒敢辞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过去的春天的不舍和珍惜,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况以及他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尽管生活清贫,但面对春天的消逝,诗人仍然鼓励自己要及时行乐,不让这短暂的美好时光白白流失。

"声声劝醉应须醉,一岁唯残半日春" 这两句则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面对朋友们的劝酒,诗人决定要放开自己,尽情地享受这一刻,因为一年之中,只剩下短短半日的春光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生活细节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好不再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珍惜眼前美好的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三年为刺史二首(其一)

三年为刺史,无政在人口。

唯向城郡中,题诗十馀首。

惭非甘棠咏,岂有思人不。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三年为刺史二首(其二)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三年除夜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绿心已忘。

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三适赠道友

褐绫袍厚暖,卧盖行坐披。

紫毡履宽稳,蹇步颇相宜。

足适已忘履,身适已忘衣。

况我心又适,兼忘是与非。

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

禅那不动处,混沌未凿时。

此固不可说,为君强言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