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宿报恩寺次韵

竹枝桐叶满秋霜,愁倚栏干望草堂。

过涧歇时芳草渡,绕池游处芰荷香。

应思佳客伤情远,欲诉衷情促拍忙。

好是山亭宴僚友,夜深红烛映天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报恩寺中度过夜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色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首句“竹枝桐叶满秋霜”,以竹枝和桐叶铺陈出秋天的景象,秋霜点明季节,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愁倚栏干望草堂”,诗人倚靠在栏杆上,眺望着远处的草堂,表达了内心的愁绪和对远方的思念。

“过涧歇时芳草渡,绕池游处芰荷香”两句,通过动态的场景转换,描绘了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的感受。过涧歇息时,芳草渡过,暗示了诗人的行踪;绕池游玩时,芰荷散发香气,既渲染了环境的美好,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应思佳客伤情远,欲诉衷情促拍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绪和情感。佳客远去,让诗人感到伤感;想要表达内心的情感,却因忙碌而难以倾诉,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

最后,“好是山亭宴僚友,夜深红烛映天长”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宴会的场景。在山亭中宴请好友,夜深时分,红烛映照着天空,不仅展现了聚会的欢乐气氛,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孤独、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干誉舍人将赴召前一日录示左丞公昔年见寄佳什辄用韵奉送(其一)

不用移文托北山,须公一出济时艰。

飞凫自欲朝天阙,老骥终思入帝闲。

直使奸谀俱落胆,要令凋瘵变驩颜。

中兴事业须耆杰,炯炯何妨两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干誉舍人将赴召前一日录示左丞公昔年见寄佳什辄用韵奉送(其二)

阴崖结屋全家隐,世路风波任险艰。

白首嗟予三黜惯,青山羡子十年闲。

时危莫忘频攀槛,主圣何妨数犯颜。

贾谊归来定前席,金銮玉简缀清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世綵堂

耕桑不扰罢开边,家国安荣二百年。

三世綵衣疑有种,一门忠孝岂无传。

遭时自致公卿贵,积庆多因父祖贤。

鹤骨松标长照世,不须图画上凌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子猷给事帅福唐

五马东来隘里闾,旌旗照海奉安舆。

时危未暇宽徭役,岁歉无劳进羡馀。

赤子弄兵先解散,乌衣侮法费驱除。

兵戈满眼瞻王室,邮传时时附谏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