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悠悠行处是风波,万事万惊久琢磨。
心逐世情知龃龉,身求闲伴恐蹉跎。
功名自古时应少,山水输君乐最多。
争得有田收迹去,比中文酒数经过。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题祝道士房》。诗人以悠然行走在风波中的形象开篇,表达了对世间纷扰与无常的深刻体验。他意识到,随着世事变迁,人心易受困扰,追求闲适的生活又怕错过光阴。诗人感慨功名富贵并非长久之计,相比之下,祝道士在山水之间找到的快乐更为丰富。
诗中“争得有田收迹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祝道士那样,拥有田园,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享受品酒赏景的乐趣。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不详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讵知萧洒吾庐旧,却有高明此寺邻。
水竹迸生刚节老,秋山过抱翠岚新。
惟怜季子归来困,自笑原思久更贫。
深识幽人风义厚,扫轩开榻最相亲。
一见心亲十载前,相望南北久茫然。
喜倾白发论文酒,重访清江下濑船。
志大肯同悲抱璞,识高宁许笑求田。
已窥品藻传荆楚,更味阳春白雪篇。
忆初兰渚访沉沦,一亩萧然里舍贫。
节行久穷弥好古,文章垂老更惊人。
诗书就我论新意,冠剑投谁拂旧尘。
山驿荒凉烦枉道,一觞相属莫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