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谢晏公

燕雀赴广厦,鸡鹜就卑栖。

我生共有托,生理与汝齐。

忧患历险艰,转徙疲东西。

常慕蛮与触,所居能自赍。

哀吟蹈楚郊,主人欲招携。

卜筑烦里旅,妇姑免勃溪。

此邦非故乡,习俗素所迷。

颇以羁见忌,得安糁与藜。

下见贤相仁,恤隐逾天倪。

阴德少阳报,眉寿至介圭。

已当受一廛,终身活灌畦。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卜居谢晏公》是宋代诗人刘敞的作品,通过对比燕雀、鸡鹜与自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中以“燕雀赴广厦,鸡鹜就卑栖”起笔,形象地描绘了燕雀追求高大宽敞的住所,而鸡鸭则满足于低矮简陋的栖息地,以此类比,诗人自比为燕雀,渴望拥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生活空间。接着,“我生共有托,生理与汝齐”,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与他人生活并无本质区别,同样在寻找生存的空间。

“忧患历险艰,转徙疲东西”,诗人描述了自己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四处奔波,身心俱疲。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依然“常慕蛮与触,所居能自赍”,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即使居于偏远之地,也能自给自足。

“哀吟蹈楚郊,主人欲招携”,诗人想象自己在楚地哀叹,却得到了好心人的邀请,暗示了他渴望得到理解和接纳的愿望。接下来,“卜筑烦里旅,妇姑免勃溪”,诗人希望在新居中,邻里和睦,家庭和谐,不再遭受纷争。

“此邦非故乡,习俗素所迷”,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通过“颇以羁见忌,得安糁与藜”,表达了自己在异乡也能找到安宁,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感到满足。

最后,“下见贤相仁,恤隐逾天倪。阴德少阳报,眉寿至介圭”,诗人赞美了当地官员的仁慈与关怀,认为他们的善行如同上天的恩赐,使百姓得以长寿。诗人预见到自己将得到一份田产,从此过上稳定的生活,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追求。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卜居

清波照荜门,垂柳拂危轩。

静境偏相慰,鸣禽时一喧。

羡鱼还结网,引水自疏源。

啸傲陶唐世,幽忧不可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芦泉

吾山会雨泽,汗漫千里秋。

不如芦泉水,来入城中流。

经营万馀家,澄澈去无际。

我乐与众同,泉能起人意。

泉旁宜嘉林,时多桐与梓。

泉间宜美鱼,时有鲂与鲤。

谁能捐万事,来我泉上居。

我欲解章绶,从之泉上渔。

形式: 古风

浮光山人

先生方独往,逝与一世辞。

虽未超云霞,岂尝顾喧卑。

事亲止于适,接物能不为。

谷中虎豹多,往往行自随。

此是真人风,何必太古时。

吾欲从之游,自嫌迹尚非。

寄心逍遥间,聊可以相期。

形式: 古风

初到东平得雨

少服逢掖衣,又为梁甫吟。

谬膺东藩守,似慰畸人心。

宣布祗上恩,浚明肃官箴。

治醇俗易美,事半功反深。

嘉雨苏旱苗,庆云结重阴。

天将假民乐,我以开烦襟。

钜野会百川,东山凌众岑。

庶几缓吾带,一一穷登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