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东平得雨

少服逢掖衣,又为梁甫吟。

谬膺东藩守,似慰畸人心。

宣布祗上恩,浚明肃官箴。

治醇俗易美,事半功反深。

嘉雨苏旱苗,庆云结重阴。

天将假民乐,我以开烦襟。

钜野会百川,东山凌众岑。

庶几缓吾带,一一穷登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初到东平得雨》。诗中描绘了诗人初到东平时,恰逢甘霖普降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关怀。

首句“少服逢掖衣,又为梁甫吟”,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述了自己身着官服,吟诵《梁甫吟》,既表现了其身份,也暗示了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接着,“谬膺东藩守,似慰畸人心”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被任命为东藩的守臣,仿佛能抚慰那些不被正统社会接纳的人们的心灵,流露出一种悲悯情怀。

“宣布祗上恩,浚明肃官箴”表明诗人上任后,积极传达朝廷的恩泽,整顿官风,力求清明公正,体现了其为官的正直与责任感。

“治醇俗易美,事半功反深”赞扬了东平地区的淳朴民风和治理效果,说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果,突出了地方治理的高效与成效。

“嘉雨苏旱苗,庆云结重阴”描绘了甘霖滋润大地,旱苗得救的景象,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带来的福祉如同庆云般降临,为民众带来希望与安宁。

“天将假民乐,我以开烦襟”表达了诗人认为上天赋予了民众欢乐的机会,而自己则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民众解除了烦恼,展现了诗人与民众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深厚情感。

最后,“钜野会百川,东山凌众岑”描绘了东平地区自然景观的壮丽,比喻诗人治理下的东平如同汇聚百川的大河,群山之中的东山则显得格外雄伟,象征着治理的成就与影响。

“庶几缓吾带,一一穷登临”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治理工作,减轻自己的负担,同时也要遍历东平的名胜,享受自然之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工作的双重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体现了其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以及积极的治理理念,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自然美景相融合的佳作。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雨中送张六

秋阴蔽阳光,雨潦如昏垫。

居人郁无聊,游子行可念。

方携一樽酒,欲别情不厌。

虽无车马赠,篇赋私敢占。

人生远图在,离索安足慊。

愿为东南风,刮日豁长焰。

取觞醉车轨,千里由此渐。

形式: 古风

摄领审官六日还印长文戏作五言

山野不事事,未尝中绳墨。

得官笔砚间,懒与慢成癖。

前日承君乏,始亲薄领役。

捶钩校毫芒,简发差寸尺。

自知非其任,良有不可力。

君诚神仙人,那得头不白。

繇兹谢睎跂,依隐就閒寂。

形式: 古风

桐花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仙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

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同梅圣俞送尹郎中监舒川灵仙观

真人西度关,乃祖独知之。

强著五千言,竦身弃喧卑。

灵光无时没,人世自超忽。

上下千岁间,裔孙亦清出。

论兵复击剑,远与道同符。

功名不如意,白发笑桑榆。

藏书天禄阁,卜居天柱山。

此职无吏责,去去何时还。

山中醉白云,山下弄流水。

吾已了损益,未知生死耳。

聊登千仞巅,下视寰中尘。

更因长风来,挥手谢世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