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忠行

云惨惨,风萧萧,虎皮蒙马尾缠腰。

黄河赤羽夜半膳,层冰叠作千夫桥。

蹻腾噬贼孤城下,狼烟猎猎侵寒霄。

两县四顾无健儿,壮哉二令鼓战频。

食尽力穷无奈何,义气奋激冲丹田。

丈夫有死在得所,岂必裹尸归远边。

肢肉脔喋血如水,瞋目抉裂骂不已。

君不见上蔡人思霍父母,谁道包瓜本无杞。

百年春雨老耕犁,儿童识得王平西。

愧他奔窜终亦死,臭腐自等醯中鸡。

更无妻子问,向死复何恨。

本为王家生,亦为王家卒。

睢州去何远,张许惊再出。

莫说死何益,莫说生更好。

生死源头梦一场,秋露泠泠原上草。

君不见颜杲卿,史官有传名兼收。

赠官荫子殊恩录,莫作怨鬼丘园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场上的激烈战斗与英勇牺牲的场景,充满了悲壮与豪情。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士兵们在恶劣环境下英勇作战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首句“云惨惨,风萧萧”,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接着,“虎皮蒙马尾缠腰”形象地描绘了战士们的装束,暗示他们的勇猛与决心。黄河边的夜晚,赤羽飞舞,象征着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而“层冰叠作千夫桥”则巧妙地将冰冷的自然环境与士兵的坚韧精神相联系,进一步强化了战场的艰苦与战士们的不屈。

诗中“蹻腾噬贼孤城下”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士兵们在敌城下奋力作战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为保卫国家而不畏强敌的勇气。“狼烟猎猎侵寒霄”则通过狼烟的升起,渲染了战争的规模与影响,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两县四顾无健儿”表达了对士兵们的赞美与敬意,强调了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面对“食尽力穷”的困境,士兵们依然“义气奋激冲丹田”,展现出强烈的使命感与牺牲精神。

“丈夫有死在得所,岂必裹尸归远边”一句,表达了对士兵们牺牲精神的崇高评价,强调了他们为国捐躯的价值与意义。接下来的描述,通过“肢肉脔喋血如水,瞋目抉裂骂不已”等细节,进一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英勇。

最后,诗人通过“君不见上蔡人思霍父母,谁道包瓜本无杞”等诗句,引出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思考,强调了忠诚与牺牲对于国家与民族的重要性。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战争的场面,更深刻地探讨了忠诚、牺牲与历史的意义,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292)

夏良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爱日楼

日中楼,楼里日。

侧轮晃朗碍楼低,疏绮玲珑日出入。

日在天,自上下,楼倚山云作高架。

朝朝暮暮送且迎,寸影真逾连璧价。

此意何所自,有亲白发长居此。

神仙好楼亲似仙,斑衣不用金与紫。

日出问授衣,日入还侍侧。

未信人生一过客,双瞳炯炯漆似黑,日中犹辨丝五色。

亲年老逼少,子心忧逐喜。

去日不可回,来日未可拟。

层楼尚见元宋遗,人过百龄今可几。

人子心,未可识。

安得天上人,偷与长生籍,更注亲年应南极。

楼中有日即有亲,仰歌长笑楚天碧。

形式: 古风

得阳明先生教归赋白马三章章四句

白马之良兮,鋈金以为饰兮。

子观于都兮,予欲为子驭兮。

白马之骙兮,琢玉以为勒兮。

子适野兮,予欲执子鞭兮。

白马之宜兮,亦或仰予秣兮。

子遨游其何之兮,予为子仆其何痡兮。

形式: 古风

刘诚意先生以梁公道学为之师王练忠鲠为之友乃克以名名堂而启后之不忘也然以不及识为恨故为之赋登堂三章章十句

有登斯堂仰美人兮,彼美人之情惟意之诚。

意之诚,斯德之贞。是可仰也,必有师也。

必有友也,必有后之承也。

有登斯堂怀美人兮,彼美人之降维意之防。

意之防,斯道之藏。是可怀也,惟其师也。

惟其友也,惟其后之光也。

有登斯堂慕美人兮,彼美人之诚意足以遁世。

遁于世,是以无悔。是可慕也,何负师也。

何负友也,何后之人可閟也。

形式: 古风

太学生潘子春归寿其母谒予请颂为之赋采衣三章俾归以庆焉(其一)

采衣新兮,归子舞于庭兮。母兮母兮,寿且贞兮。

羞子珍兮,子之乐也真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