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暮春多淑气,斜景落高舂。
日照池光浅,云归山望浓。
入林迷曲径,渡渚隔危峰。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后花园的景色,充满了细腻与和谐之美。
首句“暮春多淑气”,点明了时间背景——暮春,一个充满生机与和煦之气的季节。接着,“斜景落高舂”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斜照的情景,高舂即正午时分,此处以斜阳对比正午,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
“日照池光浅”一句,通过阳光照射水面,使池水显得清澈而浅显,展现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温暖与光明。
“云归山望浓”则描绘了云彩聚集在远处山峦之上,使得山色更加浓郁,云与山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动态美。
“入林迷曲径,渡渚隔危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进入林间小路的迷离感以及渡过水边时,被高耸的山峰所隔断的景象。曲径通幽,让人感受到探索的乐趣;渡渚隔危峰,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险峻与壮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暮春后花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不详
小字七符。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妾在成都县,愿作高唐云。
樽中石榴酒,机上葡萄纹。
停梭还敛色,何时劝使君。
秋夜九重空,荡子怨房栊。
灯光入绮帷,帘影进屏风。
金徽调玉轸,兹夕抚离鸿。
乌鹊夜南飞,良人行未归。
池水浮明月,寒风送捣衣。
愿织回文锦,因君寄武威。
横筝在故帷,忽忆上弦时。
旧柱未移处,银带手经持。
悔道啼将别,教成今日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