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乌鹊夜南飞,良人行未归。
池水浮明月,寒风送捣衣。
愿织回文锦,因君寄武威。
这首《寒闺诗》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所作,通过对寒夜中闺房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乌鹊夜南飞”,以乌鹊南飞的景象开篇,暗喻着主人公的丈夫远行未归,乌鹊的南飞象征着离别与孤独。接着,“良人行未归”直接点明了主题——对丈夫的思念与等待。随后,“池水浮明月,寒风送捣衣”,通过池水映月、寒风吹衣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思妇内心的孤寂和对丈夫的思念。最后,“愿织回文锦,因君寄武威”,表达了思妇希望亲手编织精美的回文锦,以此寄托对丈夫的深情,并期待能通过这封信件将思念之情送达丈夫所在的武威。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不详
小字七符。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横筝在故帷,忽忆上弦时。
旧柱未移处,银带手经持。
悔道啼将别,教成今日悲。
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
流徵含阳春,美手过如玉。
游鱼迎浪上,雊雉向林飞。
远村云里出,遥船天际归。
朝出屠羊县,夕返仲宣楼。
水满还侵岸,沙尽稍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