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余丞相(其一)

淑气含公鼎,明时预政机。

仲山维补衮,文子不胜衣。

南国恩偏厚,东山志偶违。

一为天下恸,无以我公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和煦之气充满着公正的殿堂,明君时代他参与国家政务。
仲山子如同补缀礼服的官员,文才出众却衣带渐宽。
南方的百姓特别感受到您的恩泽,但您的东山隐居之志未能实现。
您的去世让天下悲痛,无法再期待您回归朝廷。

注释

淑气:和煦的气象,象征政治清明。
公鼎:象征国家权力和公正。
仲山维:可能是诗中人物,代指有才华的官员。
补衮:修补礼服,比喻治理国家。
文子:可能也是诗中人物,以其文才著称。
东山:古代隐士常选择的隐居之地。
天下恸:全国哀悼,形容影响深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悼念丞相的挽诗,表达了对余丞相的敬仰和哀悼之情。"淑气含公鼎",以"淑气"象征清明之气,比喻丞相德行高尚,如同宝鼎般承载国家重器;"明时预政机",赞美他在政治清明的时代积极参与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仲山维补衮",引用典故,比喻丞相如古代贤臣仲山甫一样,弥补朝廷的不足;"文子不胜衣",则以文弱之态,寓言丞相虽然才智出众,但身体可能并不健壮。

"南国恩偏厚",表达对丞相在南方地区施政深得民心的感激;"东山志偶违",暗指丞相未能如谢安那样退隐东山,而是选择了出仕,这与他的理想有所冲突。最后两句"一为天下恸,无以我公归",直接抒发了全国人民对丞相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无法再让丞相回归故里的深深遗憾。

整体来看,虞俦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恰当的典故,深情地描绘了余丞相的形象,表达了对其人品和政绩的敬仰,以及对失去这样一位贤能官员的哀思。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吴公祥承事诗(其二)

昔过高阳里,尝登通德门。

敢违乡党敬,尚想典刑存。

乔木萦心曲,空花浥泪痕。

定应归净土,何必赋招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挽吴公祥承事诗(其一)

故国衣冠后,传家礼法尊。

击鲜更下舍,容驷闶高门。

河润金挥橐,风流酒满樽。

平生阴德事,五世眼中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挽承事汤公诗

屋底千金润,尊前一笑真。

名蓝寻入社,家事岂关身。

丈室空天女,凌波悼洛神。

鹿门携手后,还有姓庞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范承事诗

贝叶神怡处,南柯梦觉时。

月评依旧好,露挽不堪悲。

分米谁怀惠,兼金肯拾遗。

绀莲华发后,见佛想舒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