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林书院

桐轩潇洒远尘机,伯始英风世不衰。

千亩自封轻渭叟,五经同拜重宣尼。

衣无常主门多义,仓有馀粮俗共熙。

仁智眼前从所乐,利名身外更何思。

琴清善召云中鹤,床稳高蓍叶上龟。

茶煮玉泉僧至日,酒刍金蚁菊芳时。

往来虚席宾朋盛,朝暮过堂子弟奇。

万卷诗书归腹箧,地仙踪迹少人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桐轩远离尘嚣,洒脱自在,伯始的英气永存世间。
千亩田地自耕自足,轻视世俗如渭水老翁,一同尊崇五经,尤其敬重孔子。
衣物无常主,家中充满善意,仓库丰盈,百姓共享安宁。
仁爱智慧面前,随心所欲,身外的名利无需多想。
琴声清越引来云中的白鹤,床榻稳固,高处的蓍草叶上栖息着灵龟。
僧人煮茶于玉泉之日,菊花飘香时节,举杯对月。
宾客盈门,往来频繁,早晚堂前,子侄辈人才辈出。
万卷诗书藏于胸中,地仙般的隐逸生活鲜为人知。

注释

桐轩:书房。
潇洒:超脱。
远尘机:远离尘世的烦恼。
伯始:古代贤人名。
英风:杰出的风范。
世不衰:流传不息。
渭叟:比喻淡泊名利的人。
五经:儒家经典。
宣尼:孔子的别称。
衣无常主:衣物分享。
门多义:家门友善。
俗共熙:社会和谐。
仁智:仁爱与智慧。
所乐:所追求的快乐。
利名身外:身外的名利。
琴清:琴音清脆。
善召:吸引。
云中鹤:象征高洁。
酒刍:酿酒。
金蚁:美酒泡沫。
菊芳时:菊花盛开的季节。
往来虚席:宾朋众多。
盛:繁盛。
奇:出众。
腹箧:腹中藏书。
地仙:隐士。
踪迹:行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林书院的宁静与高雅氛围,以及其主人的高尚品格和学问修养。首联"桐轩潇洒远尘机",以桐木建造的轩宇,远离世俗的纷扰,展现出书院的清幽与超凡脱俗。"伯始英风世不衰",赞美书院创办者的精神风貌,这种优秀传统历久弥新。

颔联"千亩自封轻渭叟,五经同拜重宣尼",表达了书院主人对学问的尊重和对儒家经典的推崇,视学问如千亩田地般珍贵,视孔子为尊崇对象。颈联"衣无常主门多义,仓有馀粮俗共熙",描述了书院的慷慨与和谐,常有学者来访,粮食充裕,乡俗和睦。

"仁智眼前从所乐,利名身外更何思",体现了主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智慧和仁爱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琴清善召云中鹤,床稳高蓍叶上龟",描绘了书院主人的闲适生活,琴声悠扬能引来仙鹤,静谧的环境使龟在床榻上安详。

尾联"茶煮玉泉僧至日,酒刍金蚁菊芳时",进一步展现书院的日常,僧侣来访品茗,菊花盛开时举杯畅饮。"往来虚席宾朋盛,朝暮过堂子弟奇",写宾客众多,早晚学子们活跃的场景。最后两句"万卷诗书归腹箧,地仙踪迹少人知",总结了主人的博学和隐逸生活,虽有万卷诗书,但其踪迹却鲜为人知,更显其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林书院的细致描绘,赞美了其主人的学问、品格和隐逸生活,展现了宋代书院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3)

黄夷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襟带巴连蜀,封疆楚接吴。

形式: 押[虞]韵

句(其一)

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

形式: 押[阳]韵

沁园春.饯郑金部去国

谷口高人,偶溯明河,近尺五天。

见紫霄宫阙,空中突兀,玉皇姬侍,云里蹁跹。

滴露研朱,披肝作纸,细写灵均孤愤篇。

排云叫,奈大钧不管,沙界三千。语高天上惊传。

早斥去人间伴谪仙。

念赤城丹籍,香名空在,蓬莱弱水,欲到无缘。

还倚枯槎,飘然归去,回首清都若个边。

家山好,有一湾风月,小小渔船。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赠陈公衮

玉皇诏我自旴城,下车期年微政声。

唯得奇童颍川子,年始七岁业老成。

手挥椽笔书大字,口诵五经富强记。

君非祖德积馀庆,来裔安能具神智。

一见降羡增嗟呼,寄言昭武元正夫。

长歌大轴贻褒赞,比拟刘晏李泌徒。

近来诗思复清峻,辞赡格老实奇俊。

居尝亲试一一精,奏达帝聪彰圣运。

英庙激赏人中祥,俞旨颁降政事堂。

临轩未暇召入对,龙驾俄闻升上苍。

举世才命各有待,俊气尚幼佳名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