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舟次会稽以十月九日发书清江亲故以此日遣使仍以十一月十二日同到去岁会稽书清江人亦同日到尝有诗记其事

清江在何处,限以龙王大孤彭浪之险阻,鄱阳彭蠡淮海之波涛。

会稽在何处,钱塘江边风浪恶,金山寺下鼋鼍骄。

大冬雪霜道路塞,饥年往往多盗贼。

如何两处发书日月同,至此亦不差顷刻。

开缄读讫更反复,两处久不通消息。

丁宁劳问若相见,满堂欢喜动颜色。

枝间鹊噪今几日,总报平安岂非吉。

年年岁晏享异味,牛狸黄雀并金橘。

从容进仆问乡闾,归心倏起成萧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名为《兄长舟次会稽以十月九日发书清江亲故以此日遣使仍以十一月十二日同到去岁会稽书清江人亦同日到尝有诗记其事》。诗中描绘了兄长在会稽与清江两地同时收到书信的情景,表达了兄弟间的深厚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的开头以“清江在何处”和“会稽在何处”的设问引出主题,通过描述两地的险阻和波涛,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的孤独感。接着,诗人通过“大冬雪霜道路塞,饥年往往多盗贼”两句,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的艰辛,进一步强调了兄弟间的牵挂之情。

“如何两处发书日月同,至此亦不差顷刻”两句,表达了书信传递的奇迹,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同一时间到达,体现了通信技术的奇迹和兄弟间心灵的相通。接下来,“开缄读讫更反复,两处久不通消息”则表现了兄弟间长时间未联系后的激动心情,以及对彼此安危的关切。

“丁宁劳问若相见,满堂欢喜动颜色”描绘了兄弟重逢时的喜悦场景,满堂欢声笑语,洋溢着亲情的温暖。最后,“枝间鹊噪今几日,总报平安岂非吉”以喜鹊报平安的传说,预示着兄弟间的平安与吉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亲情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通信条件的限制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便利。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二十日德音

敕书夜半至,主者不能发。

星辰稍低回,万里收落月。

平明宣帝词,轸虑极惨怛。

所忧在愆阳,雨泽嗟久竭。

周王望云汉,汤后讼女谒。

又闻泰一驭,已驻黄金阙。

所至为福祥,行当扫灾孽。

因兹肆大眚,洗涤如海阔。

上刑脱窀穸,轻系弛缧绁。

生还今可期,向者或长诀。

欢呼满行道,感泣有白发。

苟非皇恩深,安得汝辈活。

千城聚和气,散作连天雪。

形式: 古风

宿涝泽

出城云物好,更听歌声发。

行路已微阴,暮村逢霰雪。

衾寒不成寐,奄奄残灯灭。

形式: 古风

召伯水落

朝落一寸水,暮落一寸水。

卷水去入湖,更值南风起。

舟行意虽急,滞碍乃如此。

矗矗在吾前,千艘正衔尾。

形式: 古风

舟行却回

清晨移舟出沙嘴,宿氛卷尽天如洗。

日高五丈行十里,白云之中黑云起。

回舟急趋旧泊处,四山沉沉日色死。

逆风飒飒初尚微,浪头已高白参差。

又闻西北崩崖陷谷有异声,大风横击波如陵。

操舟之子虽习贯,掣柁才开又投岸。

有如磁石引针去,时时飐扑愁中断。

长篙劲橹不易胜,仅得入口如再生。

回望后舟尚出没,使人泪落肝胆惊。

昨日庙中奠旨酒,巫语甚吉许我行。

奈何中路辄反覆,欺诞何者为神明。

岂非风者天号令,必欲逆知非汝能。

浪传消息得醉饱,万一犹足为威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