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自吴门之阳羡道中书事

胜异恣游应未遍,路岐犹去几时还。

浪花湖阔虹蜺断,柳线村深鸟雀闲。

千室绮罗浮画楫,两州丝竹会茶山。

眼前便是神仙事,何必须言洞府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美景众多,游玩尚未尽兴,不知何时才能返回。
湖面波浪翻滚,彩虹消失在远方,村庄深处,鸟儿悠闲地飞翔。
千户人家如画卷般浮现在画舫上,两地的音乐和茶香在茶山相遇。
眼前的景色已如仙境,何必还要谈论什么洞天福地呢。

注释

胜异:优美的奇异景色。
恣游:尽情游玩。
遍:完全。
路岐:道路歧途。
去:离开。
还:回来。
浪花:湖面的波浪。
湖阔:湖面宽阔。
虹蜺:彩虹。
断:消失。
柳线:柳树成行。
村深:村庄深处。
鸟雀闲:鸟儿悠闲。
千室:千户人家。
绮罗:华丽的绸缎。
浮画楫:在画舫上浮动。
丝竹:音乐。
会:汇聚。
茶山:产茶之地。
眼前:眼前所见。
神仙事:如神仙般的景象。
洞府间:隐秘的洞天福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宴图景。起始两句“胜异恣游应未遍,路岐犹去几时还。”表达了对美好风光的不断追求与探索之心,不满足于眼前所见,渴望继续前行,以寻觅更多的奇趣。

接着,“浪花湖阔虹蜺断,柳线村深鸟雀闲。”两句通过湖面浪花、虹桥等意象展现了春日景色的鲜活与宁静。虹蜺(虹蜺为虹桥的别称,即彩虹横跨水面之状)断,形容湖阔中的虹桥被浪花所掩映,给人一种神秘美丽的感觉。而“柳线村深鸟雀闲”则描绘了春日里柳丝轻柔、村庄静谧以及鸟儿悠闲自得的情景。

下两句“千室绮罗浮画楫,两州丝竹会茶山。”展示了诗人对物质享受与文化生活的向往。千室绮罗,意指众多精美的房间内饰以锦绣;浮画楫,则形容画舫之上装饰华丽,宛如图画一般。两州丝竹会茶山,则表现了诗人对音乐、饮茶及山水之美的共同享受。

最后,“眼前便是神仙事,何必须言洞府间。”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对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境遇感到满足,不必非要追求传说中的仙界洞府。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眼前的美景已经足以让人感到如同神仙一般。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生活之乐的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情怀。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洞庭湖

东西南北各连空,波上唯留小朵峰。

长与岳阳翻鼓角,不离云梦转鱼龙。

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

直到劫馀还作陆,是时应有羽人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秋日送方干游上元

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

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荆南道中

十月荒郊雪气催,依稀愁色认阳台。

游秦分系三条烛,出楚心殊一寸灰。

高柳莫遮寒月落,空桑不放夜风回。

如何住在猿声里,却被蝉吟引下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荐福寺赠应制白公

才子紫檀衣,明君宠顾时。

讲升高座懒,书荅重臣迟。

瓶势倾圆顶,刀声落碎髭。

还闻穿内去,随驾进新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