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寄子由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

腊酒送寒催去国,东风吹雪满征衣。

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

里堠消磨不禁尽,速携家饷劳骖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三年来没有一天不想回家,梦中回到家乡却又觉得不是真的。
腊月的酒带来寒冷,催促着离开国都,东风吹起雪花,洒满了行人的衣物。
翻过三座山峰,天空仿佛浮现出翠绿,前方的四扇门即将在阳光下开启。
家乡的里程碑逐渐消失在视线中,我急切地希望快点带着家中的食物慰劳马匹。

注释

思归:思念回归故乡。
旋觉非:醒来后发现并非真实。
腊酒:腊月酿制的酒。
催去国:催促离开国家。
四扇:形容远处的门或景象。
里堠:古代用于标记里程的土堆。
家饷:家中准备的食物。
骖騑:驾车的马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华阴寄子由》。从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之情。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长时间无法回家的苦涩心情,每天都在思考着归途,甚至连梦境中也渴望回到故乡,只是醒来后才意识到那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腊酒送寒催去国,东风吹雪满征衣。"

这里写出了诗人面对严寒的季节仍旧不得不离开家园的情景,通过“腊酒”和“东风吹雪”强调了出行的艰辛与寒冷。

"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旅途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山峰和窗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留恋。

"里堠消磨不禁尽,速携家饷劳骖騑。"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亲人寄予关怀之情,希望家中的人能够早日团聚,并通过“里堠”和“家饷”的字眼,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眷恋。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

蓬瀛宫阙隔埃氛,帝乐天香似许闻。

瓦弄寒晖鸳卧月,楼生晴霭凤盘云。

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大隐本来无境界,北山猿鹤漫移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谢苏自之惠酒

「高士例须怜曲蘖,」此语常闻退之说。

我今有说殆不然,曲蘖未必高士怜。

醉者坠车庄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

达人本是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

景山沉迷阮籍傲,毕卓盗窃刘伶颠。

贪狂嗜怪无足取,世俗喜异矜其贤。

杜陵诗客尤可笑,罗列八子参群仙。

流涎露顶置不说,为问底处能逃禅。

我今不饮非不饮,心月皎皎常孤圆。

有时客至亦为酌,琴虽未去聊忘弦。

吾宗先生有深意,百里双罂远将寄。

且言不饮固亦高,举世皆同吾独异。

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

决须饮此勿复辞,何用区区较醒醉。

形式: 古风

入馆

黄省文书分道山,静传钟鼓建章闲。

天边玉树西风起,知有新秋到世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赠蔡茂先

京城三日雨留人,吴市门前访子真。

赤脚长须俱好事,新诗软语坐生春。

邺侯久有牙签富,太史犹探禹穴新。

不惜为君挥尺素,却忧善守备三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