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其二)

上林春晚,曾是奉宸游。水殿戏龙舟。

玉箫吹断催仙驭,一去隔千秋。游人重到曲江头。

事往涕难收。空馀御幄传觞处,依旧水东流。

形式: 词牌: 导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上林春晚,曾是奉宸游"一句,设置了一个皇家狩猎或巡幸的场景,上林指的是皇家的猎苑,而“奉宸”则暗示着诗人曾跟随帝王游历于此。这一行不仅描绘出画面,还传达了一种尊贵和隆重的氛围。

"水殿戏龙舟",通过对“水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皇家宫苑的豪华景象,而“戏龙舟”则让人联想到古代帝王在水上举行的龙舟竞渡活动,或是皇家游乐时所用的装饰华丽的船只。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也透露出对过去盛世生活的一种怀念。

"玉箫吹断催仙驭,一去隔千秋",“玉箫”通常与仙界相关联,这里可能是皇家乐器的代称。"吹断"暗示了一种突然间的离别,而“催仙驭”则指引导仙驾前行,“一去隔千秋”则表达了时间流逝,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使人感到无限哀愁。

"游人重到曲江头",这里的“游人”可能是诗人自己,或是类似他的人物,再次来到了曲江(古代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事往涕难收"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奈和悲伤。

"空馀御幄传觞处,依旧水东流",“空馀”给人以萧索之感,“御幄”则是皇家车盖或帐幕的代称,这里可能指的是皇帝曾经留下痕迹的地方。“传觞”即传杯交酒,是一种宴会上交流饮品的方式,暗示着过去的盛宴和欢乐。"依旧水东流"则是对时间流逝、事物不变的描写,河水依然向东流淌,似乎只有自然界是不变的,而人类的活动和情感却随时间而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皇家生活场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哀愁,以及面对岁月流逝时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安真宗皇帝御容于寿.星观永崇殿导引歌词

忆玉清景,繁盛极当时。千古事难追。

汉家别庙秋风起,空出奉宸衣。三山浮海日晖晖。

羽盖共云飞。灵宫旧是栖真处,还望玉舆归。

形式: 词牌: 导引

句(其八)

柯同庭橘劲,色近御衣深。

形式:

句(其九)

摇摇墙头花,脉脉含幽姿。

形式: 押[支]韵

琅琊台歌

谁谓客行倦,怀古方悠哉。

清风吹逸兴,飞上琅琊台。

琅琊台临东海碧,西直嵩高莫霞赤。

半厓皎月分会稽,别岫凝云低碣石。

天高地回形势雄,越王曾驻旌旗红。

九霄宫榭瞰中国,今日辇路无行踪。

更有秦皇并汉武,恣意干戈毒天下。

岂不豪雄盖一时,俯仰乾坤亦奚?。

偶来观日出,即置黔黎三万家。

也复祠四时,万八千里飞龙车。

劳民耗国有如此,中夏外夷咸怨唾。

柰何二君不觉寤,欲火内烈无垠厓。

莫贵於天子六合今巳一,莫寿于仙人更冀长生术。

楼船采药泛沧溟,桂馆候神凌太清。

纷纷方士有何验,去去童女无归情。

几度登临徒骋望,缥缈蓬瀛隔烟浪。

银阙珠宫不得游,骊山茂陵那免葬。

君不见金人去国泪滂沱,颂德之名石以磨。

琅琊台,高嵯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