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三首(其二)

湖山开宿霭,院落快新晴。

滉漾溶银色,潺湲过雨声。

味增茶品胜,光夺月华清。

放出东墙角,梅花数点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湖光山色在夜幕中渐渐消散,庭院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
湖水波光粼粼,犹如溶化的银色,雨后的流水声潺潺作响。
品尝的茶香更显浓郁,光芒甚至胜过明亮的月色。
将明亮的灯光移到东墙角落,映照出几点梅花,格外醒目。

注释

湖山:湖光山色。
宿霭:夜晚的雾气。
快:显得。
新晴:雨后放晴。
滉漾:水波荡漾。
溶银色:像溶化的银子。
潺湲:流水声。
过雨声:雨后的流水声。
味增:增添风味。
茶品:茶的滋味。
胜:超过。
月华清:月光的清澈。
放出:移出。
东墙角:东边的墙角。
梅花:梅花。
数点明:几点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美丽画面。"湖山开宿霭,院落快新晴"两句,写出了大自然从阴霾中解放出来,一片清新的景象。霭指的是薄雾或轻烟,这里可能是形容山色迷蒙而柔和。"滉漾溶银色,潺湲过雨声"进一步渲染了雪后初晴的宁静与美丽,水流如同溶化的银子一般清澈,潺湲则是小溪流水的声音,这些都是对雪后自然界声音和颜色的描写。

诗人通过"味增茶品胜,光夺月华清"两句,表达了在这样一个美好时节内心的喜悦与宁静。茶香在这清新之中变得更加芬芳,而景物的明净则超过了月光的清澈。

最后,"放出东墙角,梅花数点明"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欣赏。在雪后初晴的宁静氛围中,即使是被遗忘在东墙角落的几朵梅花,也变得异常突出和耀眼。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瞬间的深切感受和艺术表现。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雪晴三首(其一)

雪压千山净,云披万里晴。

木冰争霁色,檐雨碎寒声。

静映吟窗冷,轻浮茗碗清。

最宜今夜月,来借短檠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鹿鸣宴

苍颜华发老书生,来赴公堂宴食苹。

曾预宣和闻喜集,重观乾道计偕行。

绣衣劝驾追前哲,熊轼宾贤继列城。

久矣邦人虚桂籍,正须公等振英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喜雨

雷声翻海电光红,濯濯蔷薇一夜空。

云气共看渊跃蜧,雨祥曾验叶生虫。

伫期多稼干箱富,先庆来麰百室丰。

饰喜自惭樽酒薄,只将香火向穹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紫薇花

过尽红薇到紫薇,广庭高槛见芳菲。

缤纷不逐槐花落,拂掠应从燕子飞。

枝压画檐朝露重,影摇苔砌午风微。

何当草诏丝纶阁,伴我黄昏坐禁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