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

过尽红薇到紫薇,广庭高槛见芳菲。

缤纷不逐槐花落,拂掠应从燕子飞。

枝压画檐朝露重,影摇苔砌午风微。

何当草诏丝纶阁,伴我黄昏坐禁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穿过盛开的红薇直到紫薇,宽广的庭院和高高的栏杆映入眼帘的是芬芳的花朵。
繁花纷飞不随槐花凋零,它们似乎随着燕子飞翔而飘落。
树枝压低了画檐,早晨的露珠显得沉重,光影在青苔台阶上摇曳,午后的微风轻轻吹过。
何时能让我在丝纶阁起草圣旨,陪伴我在黄昏时分坐在皇宫内院。

注释

过尽:穿过。
红薇:红色的蔷薇花。
紫薇:紫色的蔷薇花。
广庭:宽阔的庭院。
高槛:高高的栏杆。
芳菲:芬芳的花朵。
缤纷:繁多。
逐:跟随。
槐花:槐树的花。
拂掠:轻拂。
压:压低。
画檐:彩绘的屋檐。
朝露:早晨的露水。
影摇:影子摇动。
何当:何时。
草诏:起草圣旨。
丝纶阁:起草诏书的地方。
禁闱:皇宫内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对紫薇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过尽红薇到紫薇”,开篇即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引出主题——紫薇花。紫薇与红薇相较,更显得高雅脱俗,这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审美偏好。

“广庭高槛见芳菲”,通过庭院和高墙的描绘,我们可以想象到一处幽静而又开阔的居所,紫薇花在此环境中更加突出其独特的香气和姿色。

“缤纷不逐槐花落,拂掠应从燕子飞”,诗人通过对比常见的槐花与燕子的动态,强调了紫薇花的特别之处,它不随风飘散,也不被燕子所扰,这种宁静与独特形成鲜明对比。

“枝压画檐朝露重,影摇苔砌午风微”,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紫薇花的枝条低垂,几乎要触及屋檐,而清晨的露水也在其上积聚;午后的微风则让树荫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恬静悠闲的氛围。

“何当草诏丝纶阁,伴我黄昏坐禁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希望能在一座用草编织成的阁楼中,与紫薇花相伴直至黄昏时分。在“坐禁闱”这四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紫薇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腊梅和次韩韵(其一)

一枝横亚竹梢黄,宫样新翻半额妆。

閒淡似宜冬后日,清癯应怯夜来霜。

生憎丹脸娇含酒,巧妒冰肌冷透香。

取蜡为花缘底事,浪吟空发少年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腊梅和次韩韵(其二)

可怜风骨肖梅英,试问东君曷似生。

正色不从朱粉涴,耐寒犹怪雪霜轻。

论交薝卜君为胜,投社酴醾我更清。

纵美讵能齐众口,漫言异日许调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蒙城早行

残月千家闭,荒城万窍号。

举头华盖近,回睇启明高。

野迥霜迎面,风清冷透袍。

十年河上路,从此步金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遣兴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