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四首(其二)

槐花忽送潇潇雨,轻装又来长道。

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国最伤怀抱。登临倦了。

只一点愁心,尚留芳草。

斗酒新丰,而今惭愧说年少。

何应重过小驻,看红阑碧浪,眉影如扫。

潘鬓经秋,沈腰非故,应笑吟情渐杳。柔丝细袅。

是几度西风,几番残照。司马金城,剧怜憔悴早。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此诗《台城路四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台城边景色凄凉的画面。诗中以“槐花忽送潇潇雨,轻装又来长道”开篇,以槐花与潇潇秋雨交织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水咽青溪,苔荒露井,故国最伤怀抱”几句,通过描绘溪水低沉、苔藓覆盖、露井荒凉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怀旧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国的深深思念。

“登临倦了。只一点愁心,尚留芳草。”诗人登高远眺,却只感到疲惫和忧愁,这份愁绪仿佛还停留在芳草之间,难以消散。接下来,“斗酒新丰,而今惭愧说年少。”诗人借酒浇愁,但面对时光流逝,不禁自责年轻时的轻狂,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何应重过小驻,看红阑碧浪,眉影如扫。”诗人想象自己再次经过此处,看到红栏碧浪,仿佛连眉头都显得清冷,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最后,“潘鬓经秋,沈腰非故,应笑吟情渐杳。”诗人以潘岳白发、沈约瘦腰的典故,感叹岁月催人老,吟诗之兴也日渐消逝,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二首(其一)

年来不觉欢情减,太息韶华真荏苒。

凄迷只似雨余花,凉冷略如秋后簟。

酒醒多分愁依黯,那得芳尊时潋滟。

萧萧瑟瑟到三更,蟋蟀声中灯一点。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谒金门

凉满院。雨后碧云齐卷。莲叶东西飞月浅。

红妆窥半面。香气因人近远。随意曲栏凭遍。

团扇先秋生薄怨。小池风不断。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鹊踏枝

乳燕初飞春已去,罗幕低垂,消尽沉烟缕。

千蝶帐深萦梦苦,倦拈红豆调鹦鹉。

凝望碧云将薄暮,记否西窗,一夕消魂语。

夜合花时芳讯阻,有情明月无情雨。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双双燕

春愁易满,记红到樱桃,乍逢欢侣。

几番携手,醉里听残杜宇。

曾向花源问渡,是水国、风光多处。

可应酒殢香留,不记江南春雨。南浦。清阴如故。

谁料得重来,暗添凄楚。月篷烟棹,载了冷吟人去。

可惜千条弱柳,更难系、轻帆频住。

如今绿遍桥头,尽作情丝恨缕。

形式: 词牌: 双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