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指南集二首(其一)

绛节生须抱璧还,降笺谁捧尺封闲。

沧波淮海东流水,风雨扬州北固山。

鹃血春啼悲蜀鸟,鸡鸣夜乱度秦关。

琼花堂上三生路,已滴燕台颈血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所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绛节生须抱璧还”描绘了一位怀抱美玉的使者归来的情景,暗示着某种使命或理想难以实现的失落感。次句“降笺谁捧尺封闲”则暗示了书信传递的冷清,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沧波淮海东流水”以壮阔的自然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而“风雨扬州北固山”则借扬州北固山的历史背景,寓言世事如梦,风雨沧桑。诗人通过“鹃血春啼悲蜀鸟,鸡鸣夜乱度秦关”,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蜀鸟的哀啼和鸡鸣的深夜,象征着离别和动荡。

最后两句“琼花堂上三生路,已滴燕台颈血殷”以琼花堂和燕台为背景,寓意高贵而短暂的人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牺牲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历史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读指南集二首(其二)

扬州不死空坑死,出使皋亭事未央。

鸣鴂春催三月雨,丹枫秋忍一林霜。

䃃门鹤唳留朱序,文水鱼书待武阳。

沧海金椎终寂寞,汗青犹在泪衣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冬尽过刘庶先夜话效时

端自莲花瓣里来,幻身真作冻蜂猜。

世如棋弈辘轳劫,话到文章婪尾杯。

三公叔夜龙鸾客,兀者郑侨斥鴳才。

金销石泐寻常事,惭愧寒香一径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续哀雨诗四首(其一)

寒烟扑地湿云飞,犹记馀生雪窖归。

泥浊水深天险道,北罗南鸟地危机。

同心双骨埋荒草,有约三春就夕晖。

檐溜渐疏鸡唱急,残灯炷落损征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续哀雨诗四首(其二)

晴月岚平北斗移,挑灯长话桂山时。

峒云侵夜偏飞雨,宿鸟惊寒不拣枝。

天吝孤臣唯一死,人拚病骨付三尸。

阴晴旦暮寻常极,努力溯洄秋水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