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愁二首(其二)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

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遥远家乡深切思念之情的诗句。诗人以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通过多重意象展现了对家乡的情感羁绊。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这里,诗人首先通过听闻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被平定的消息,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官员们的期待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尚书训士齐"可能暗示着朝廷大臣们齐聚一堂,商讨国是,而"几时通蓟北"则是在询问什么时候可以重新开辟去往北方(蓟北,即今北京附近地区)的道路,并希望能够在那一天将这喜讯传递至关西(今陕西省中部)。这些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与个人出行自由的强烈愿望。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而在后两句中,"恋阙丹心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之情,如同心脏被撕裂一般痛苦。"沾衣皓首啼"则是说到他的悲伤到了极点,以至于眼泪沾湿了衣服,头发也因悲哀而变得斑白。最后两句"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更深化了对家乡无法回去的无奈与恐惧,表达了一种对于生命流逝和个人宿命的无力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个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深沉的家国之思。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敬简王明府

叶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

神仙才有数,流落意无穷。

骥病思偏秣,鹰愁怕苦笼。

看君用高义,耻与万人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晴二首(其一)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乾更落,风处急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晴二首(其二)

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下食遭泥去,高飞恨久阴。

雨声冲塞尽,日气射江深。

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暂如临邑至㟙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

野亭逼湖水,歇马高林间。

鼍吼风奔浪,鱼跳日映山。

暂游阻词伯,却望怀青关。

霭霭生云雾,唯应促驾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