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事

空山秋月明,处处暮猿清。

不是愁肠断,还闻第四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山秋夜的画面,月光皎洁,清冷的猿鸣回荡在空气中。"空山秋月明",寥寥五字便勾勒出寂静而深远的山林,月色如水,映照着空旷的山野。"处处暮猿清",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猿猴的啼声虽凄凉,却也清晰可闻,增添了诗境的孤寂感。

诗人通过"不是愁肠断,还闻第四声"这两句,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他并非因为愁肠寸断而无法承受这第四声哀猿,而是特意去听,去感受这份哀婉,似乎在寻找与过去的某种共鸣。这"第四声"可能象征着某个特定的记忆点,或是某种情感的触发,使得诗人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借空山秋月和猿鸣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怀念。沈泰鸿的《忆事》因此具有很强的意境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12)

沈泰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思三首(其一)

乱水浮花正掩门,花神零落未招魂。

春心不与春光尽,细向罗衫觅酒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春思三首(其二)

泪洒梨云作雨痕,半生春事不堪论。

游丝怪底无拘束,逢著花枝便断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春思三首(其三)

津亭拂水最长条,折赠夫君挽细腰。

如今花落无人管,闲逐东风过六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长安雨后

京尘行处是风烟,春晓长疑欲暮天。

惟有濯枝新雨后,江南无梦也泠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