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又赋斜川五日诗,行将去此欲何之。
一年春事仓庚报,万里乡心杜宇知。
笔力早衰无痛快,词源渐老乏经奇。
文章子骏惟君似,学到扬州刺史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次韵鲜于晋伯清明日过水南(其二)》,它并非题目中提到的“又赋斜川五日诗”,但同样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与艺术风格。晁公溯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方向的思考。他感慨春光易逝,黄莺(仓庚)的鸣叫提醒着一年的春天即将过去;同时,他的思乡之情如同杜鹃鸟(杜宇)般深切,万里之外的家乡,只有它们能理解他的心绪。
诗中提到“笔力早衰无痛快”,显示出诗人对自己才情衰退的自嘲,感叹创作不再如年轻时那样流畅自如。而“词源渐老乏经奇”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灵感枯竭、缺乏新颖创意的忧虑。最后,诗人以赞誉友人鲜于晋伯的方式收尾,称其为文章才华如同子骏般的佼佼者,暗示自己可能已不如当年在扬州刺史任上时的文采飞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晁公溯对岁月流转和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岸冷霜排草,川明月上梅。
清游诚可爱,深夜孰能来。
不作寻山去,难成访剡回。
此生惭野老,过往只田莱。
江浅晴沙见,山高细路分。
老藤维堕石,远树挂残云。
燕雁遥难到,巴莺暖遂闻。
花飞少颜色,委地自纷纷。
春来江上解霜严,群柏周庐笋出檐。
突兀狸头蒙紫箨,参差龙甲长苍髯。
閒思井臼高人宅,懒傍车舆刺史幨。
留滞殊方忧鵩入,今年试为发书占。
久坐思行乐,兹晨强出门。
菰蒲荒少岸,桑柘远知村。
波急春涛大,山晴午树昏。
每来成独往,佳处与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