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若有阴功救未然,玉皇品籍亦搜贤。
应知谭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携仙箓九首》中的第六首。其中,“若有阴功救未然,玉皇品籍亦搜贤”表达了作者对神仙中人品德高尚者的赞扬,认为他们即便在隐蔽处也能被天庭所识别,并且会被收录在仙人的名册之中。接下来的“应知谭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则是说诗人对于神仙的离去表示理解,同时也对他们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仙境表示祝福。
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司空图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崇拜,以及他对人与神交流、品德修养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这也反映了唐代文学中常见的神仙思想和道教文化的影响。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英名何用苦搜奇,不朽才销一句诗。
却赖风波阻三岛,老臣犹得恋明时。
剪取红云剩写诗,年年高会趁花时。
水精楼阁分明见,只欠霞浆别着旗。
此生得作太平人,只向尘中便出尘。
移取碧桃花万树,年年自乐故乡春。
转悲新岁重于山,不似轻鸥肯复还。
朱绂纵教金印换,青云未胜白头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