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其三)

雷行万物春,天震而地撼。

闭塞成冬冰,楚越自肝胆。

貂狐谅柔温,藜藿自羹糁。

相思牛羊下,城鼓寒紞紞。

形式: 古风 押[感]韵

翻译

雷鸣唤醒万物生长,春天的气息震动天地。
冬季封闭寒冷如冰,楚越两地情感相通。
貂皮狐毛虽柔软温暖,粗粮蔬菜也能煮成羹。
思念中牛羊归栏,城中的鼓声在寒夜中敲响。

注释

雷:雷鸣。
行:唤醒。
万物:所有生物。
春:春天。
天:天空。
震:震动。
地:大地。
撼:摇动。
闭塞:封闭。
冬冰:寒冬冰雪。
楚越:古代两个地区名。
自:各自。
貂狐:貂皮和狐毛。
谅:确实。
柔温:柔软且温暖。
藜藿:野菜。
羹糁:煮成羹汤。
相思:思念。
牛羊:家畜。
下:归栏。
城鼓:城中的鼓声。
寒紞紞:寒夜里连续不断的敲击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黄庭坚以春天雷鸣为引子,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发,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变革带来的震动。"雷行万物春,天震而地撼"形象地展现了春雷的力量,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变革的到来。

接下来,他将冬季的寒冷与楚越之地的坚韧相对比,"闭塞成冬冰,楚越自肝胆",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人们依然保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人进一步通过貂狐与藜藿的对比,揭示了贫富之间的差距,"貂狐谅柔温,藜藿自羹糁",暗示了社会的不公。

最后,"相思牛羊下,城鼓寒紞紞"描绘了一幅冷清的画面,可能是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寄托,也暗含了时局的寂寥。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丰富,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与哲理。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其二)

平生弄翰墨,客事半九州。

天未逢故人,园蔬当肴羞。

酒阑豪气在,尚欲椎肥牛。

虞卿不穷愁,后世无春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其一)

堂堂阳元公,人物妙晋东。

魏侯多能事,彷佛见家风。

长鱼无波涛,坐与虾蚬同。

诸山摇落尽,旅食岁时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谢公定征南谣

传闻交州初陆梁,东连五溪西氐羌。

军行不断蛮标盾,谋主皆收汉畔亡。

合浦谯门腥血沸,晋兴城下白骨荒。

谋臣异时坐致寇,守臣今日愧苞桑。

已遣戈船下漓水,更分楼船浮豫章。

颇闻师出三鸦路,尽是中屯六郡良。

汉南食麦如食玉,湖南驱人如驱羊。

营平请谷三百万,祁连引兵九千里。

少府私钱不可知,大农计岁今馀几。

土兵番马貔虎同,蝮蛇毒草篁竹中。

未论刍粟捐金费,直愁瘴疠连营空。

我思荆州李太守,欲募蛮夷令自攻。

至今民歌尹杀我,州郡择人诚见功。

张乔祝良不难得,谁借前箸开天聪。

诏书哀痛言语切,为民一洗横尸血。

摧锋陷坚赏万户,堑山堙谷穷三穴。

南平旧时颇臣顺,欲献封疆请旄节。

庙谟犹计病中原,岂知一朝更屠灭。

天道从来不争胜,功臣好为可喜说。

交州鸡肋安足贪,汉开九郡劳臣监。

吕嘉不肯佩银印,徵侧持戈敌百男。

君不见往年濒海未郡县,赵佗闭关罢朝献。

老翁窃帝聊自娱,白头抱孙思事汉。

孝文亲遗劳苦书,稽首请去黄屋车。

得一亡十终不忍,太宗之仁千古无。

形式: 古风

咏史呈徐仲车

诸葛见益州,释耒答三顾。

川流恨未平,武功原上路。

杜微对诸葛,舆致但求去。

倾心倚经纶,坐上漫书疏。

白鸥渺蒹葭,霜鹘在指呼。

借问诸葛公,如何迎主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