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郡斋偶成

两火一刀名素胜,十分双涧地长灵。

常心曾为乘华舫,好手应难作画屏。

北海楼前千里静,南山天末四时青。

蓬莱自是仙家景,解使诗翁醉眼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以“次韵郡斋偶成”为题,出自宋代诗人赵抃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首联“两火一刀名素胜,十分双涧地长灵”,以“两火一刀”象征着朴素之美,而“十分双涧”则描绘了山涧的清幽与灵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与赞美。这里,“名素胜”和“地长灵”分别对应了朴素与灵性的高度评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颔联“常心曾为乘华舫,好手应难作画屏”,通过“常心”与“好手”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对外在艺术表现的期待。这里的“乘华舫”比喻内心的旅行与探索,“作画屏”则是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暗示了诗人不仅欣赏自然之美,更渴望通过艺术来表达和传达这种美。

颈联“北海楼前千里静,南山天末四时青”,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北海楼前的宁静与千里之外的辽阔,与南山天边四季常青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平静与广阔的象征。

尾联“蓬莱自是仙家景,解使诗翁醉眼醒”,将仙境蓬莱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醉眼醒”这一巧妙的表述,既是对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其心灵觉醒、精神升华的隐喻,体现了诗人通过自然体验达到心灵净化与智慧增长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哲理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林即事寄前人二首(其一)

乞得钱塘下九天,徙从青社复三川。

坤维十往万馀里,吴分重来七八年。

鉴水坐遥怀旧治,柯峰归晚愧前贤。

东州赖有微之约,曾寄诗筒递百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武林即事寄前人二首(其二)

七十随缘岂有由,乐天曾不厌杭州。

青山未隐如千里,白首重来又九秋。

月窟仙人遗桂子,海门神物助潮头。

自惭老守无心力,坐镇吾民静即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杭州普应院偃松

老松低偃四时荣,太守重来眼为青。

密叶动摇翔凤势,深根盘屈卧龙形。

每容狂客春携酒,长庇閒僧昼看经。

一百年来霜雪操,肯随群木漫彫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程给事见怀

烟水平湖千顷碧,楼台佳木四时青。

人瞻杳杳升天宅,客意峨峨望海亭。

已是威怀宽帝念,更加丰稔慰民灵。

退公莫厌音题密,去鲤来鸿不暂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