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怀念之情,以及对家族中失去一位学者的惋惜。首句“气高言语新,白首亦精神”赞美了族兄在学术上的成就和精神风貌,即使年岁已高,仍保持着高昂的志气和敏锐的思想。接着,“乍听悲难变,寻思恐不真”表达了初次听到噩耗时的震惊与难以置信,随后的深思则引发了对事实真实性的怀疑,暗示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论交群从晚,为学一生贫”两句,既是对族兄生前与朋友、族人交往的回忆,也是对其一生致力于学问却可能遭遇生活困顿的感慨。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族兄人格的魅力,也流露出对其命运的同情与理解。
最后,“明日看闱卷,城中少此人”预示着族兄的离去将对家族、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家族的学术传承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句话既是对族兄学术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可能的空缺与遗憾的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与对家族、社会影响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而不伤、含蓄内敛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