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晚在小楼中,与闺中人一同参禅悟道的情景。诗中的“小楼朱几供旃檀”一句,以红木的小楼和供奉着旃檀香的几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接下来的“夜引闺人忏法坛”,则展现了诗人与妻子或心爱之人共同修行的画面。
“净似远公尚剩发,贫如陶令未休官。”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东晋高僧慧远和东晋诗人陶渊明,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追求清净和自由的心境,以及即使生活贫困,也不愿放弃追求精神世界的决心。
“舍完儿女忙何事,典却田园醉不难。”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似乎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牵绊,无论是对子女的照顾还是对田园生活的依赖,都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检点近来痴业少,不随人舌浪悲欢。”表明诗人反思自己的过去,认为近来减少了无谓的执着和随波逐流的行为,不再被外界的言语所左右,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内心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世俗事物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