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行

有一老翁老无齿,处处无人问年纪。

白发如丝向下垂,一双眸子碧如水。

不裹头,又无履,相识虽多少知己。

问翁毕竟何所止,笑言只在红尘里。

秋风猎猎行云飞,老人此意无人会,目注云归心自知。

黄口小儿莫相笑,老人旧日曾年少。

浪迹常如不系舟,地角天涯知自跳。

亦曾乐半夜,传筹醉朱阁。

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

亦曾忧羁旅,他乡迫暮秋。

故国日边无信息,断鸿空逐水长流。

或安贫,或安富,或爵通侯封万户。

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水有蘋兮山有芝,人意虽存事已非。

有时却忆经游处,都似茫茫春梦归。

尔来尤解安贫贱,不为公卿强陪面。

皎如明月在秋潭,动著依前还不见。

还不见,可奈何,空使远人增眷恋。

但祗从他随物转,青楼黄阁长相见。

若相见,莫殷勤,却是翁家旧主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老人行》,描绘了一位老翁的形象和心境。诗中老人虽然年迈体衰,牙齿脱落,但精神矍铄,眼神明亮如水。他的生活简朴,不裹头,不穿鞋,与人交往虽多,但并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他对人生的理解深沉而豁达,如同秋风中的行云,自在飘荡,无人能解其意。

诗人通过老人的回忆,展现了他年轻时的豪情逸致,既有月下欢饮的欢乐,也有羁旅他乡的忧虑。他看淡荣华富贵,即使岁月流逝,白发斑驳,依然保持本真。他对过去的经历怀念,但更懂得顺应自然,随遇而安,无论是在青楼黄阁还是平凡生活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最后,诗人以一种洒脱的态度告诫后人,不必过于执着于相见,因为自己早已超脱,成为旁观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苏轼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老翁形象的生动刻画。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又赠老谦

泻汤旧得茶三昧,觅句近窥诗一斑。

清夜漫漫困披览,斋肠那得许悭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送公为游淮南

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

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莫比亡羊人。

乃翁辛苦到白首,汝今勉强当青春。

昔时管、鲍以君霸,此两士贾宁非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池上二首(其一)

小池新凿会天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泅出没东南隈。

井干跳梁亦足乐,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德声莫入月,清池与尔俱忘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池上二首(其二)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

池上新年有荷叶,细雨鱼儿噞轻浪。

男儿学易不应举,幽人一友吾得尚。

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