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代罗点的《喜雨望巴罗二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人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赞美了叔元不拘小节的形象,以及他关心民生疾苦的精神。首句“叔元不冠椎两髽”形象地写出了叔元的随意打扮,而“萦青绾绿如堆鸦”则形容其头发蓬松,犹如乌鸦聚集。接着,诗人通过“䰐鬖远望毛发古,日日惟闻餐暮霞”描述叔元的洒脱,每日只以晚霞为食。
诗人进一步赞扬了“吾家公远更清绝”,暗示叔元的家族也有高尚的品格,衣着简朴,却心系百姓。他们任由好风吹动衣袖,夜晚则欣赏明亮的月色,生活简朴却心境高洁。然而,他们的关注点并非个人享受,而是“令君盛服道民苦”,即叔元以实际行动关注民众疾苦,即使赤身裸体也不以为耻。
在诗中,浮丘仙人被唤起,象征着叔元的高尚情操得到了仙人的共鸣。诗人运用夸张手法,说浮丘也为叔元的忧虑而感到羞愧,随后他们共同解决旱情,使得“便将凶岁变丰年”。这里的“油云虽出南北峰,开端实自浮丘翁”强调了叔元的影响力,而“浮丘诗家老仙伯,故知忧国愿年丰”则直接表达了对叔元忧国忧民、期盼丰收的赞美。
最后,诗人以“邦人一饱谁所赐,父应诏子兄诏弟”揭示了丰收的来源——是国家政策和家庭互助的结果,而“若还此雨后五日,将见索汝枯鱼肆”则预示着雨后的丰收景象,以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叔元及民众的期待和喜悦。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丰收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