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望巴罗二山

叔元不冠椎两髽,萦青绾绿如堆鸦。

䰐鬖远望毛发古,日日惟闻餐暮霞。

吾家公远更清绝,带眼不穿衣不结。

好风吹袂任飘飖,夜夜惟闻弄明月。

餐霞弄月固不恶,不道农田布龟灼。

令君盛服道民苦,偃然袒裼犹不怍。

敬持此意款浮丘,浮丘乃与令同忧。

急呼风马驾云车,二仙方觉裸裎羞。

旋加冠巾更束带,一见浮丘望尘拜。

便将凶岁变丰年,谈笑之间作霶霈。

油云虽出南北峰,开端实自浮丘翁。

浮丘诗家老仙伯,故知忧国愿年丰。

邦人一饱谁所赐,父应诏子兄诏弟。

若还此雨后五日,将见索汝枯鱼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代罗点的《喜雨望巴罗二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人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赞美了叔元不拘小节的形象,以及他关心民生疾苦的精神。首句“叔元不冠椎两髽”形象地写出了叔元的随意打扮,而“萦青绾绿如堆鸦”则形容其头发蓬松,犹如乌鸦聚集。接着,诗人通过“䰐鬖远望毛发古,日日惟闻餐暮霞”描述叔元的洒脱,每日只以晚霞为食。

诗人进一步赞扬了“吾家公远更清绝”,暗示叔元的家族也有高尚的品格,衣着简朴,却心系百姓。他们任由好风吹动衣袖,夜晚则欣赏明亮的月色,生活简朴却心境高洁。然而,他们的关注点并非个人享受,而是“令君盛服道民苦”,即叔元以实际行动关注民众疾苦,即使赤身裸体也不以为耻。

在诗中,浮丘仙人被唤起,象征着叔元的高尚情操得到了仙人的共鸣。诗人运用夸张手法,说浮丘也为叔元的忧虑而感到羞愧,随后他们共同解决旱情,使得“便将凶岁变丰年”。这里的“油云虽出南北峰,开端实自浮丘翁”强调了叔元的影响力,而“浮丘诗家老仙伯,故知忧国愿年丰”则直接表达了对叔元忧国忧民、期盼丰收的赞美。

最后,诗人以“邦人一饱谁所赐,父应诏子兄诏弟”揭示了丰收的来源——是国家政策和家庭互助的结果,而“若还此雨后五日,将见索汝枯鱼肆”则预示着雨后的丰收景象,以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叔元及民众的期待和喜悦。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丰收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3)

罗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芗氏慈节卷

子甫七龄夫蚤世,独将慈节铸心肝。

含晖寸草流光远,天矢孤闱正气寒。

苦味灯前馀粉胆,清风尘外振衿鞶。

悠悠甲子知无恙,看到恩深紫诰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翠蛟

深渊蟠屈久潜幽,化作狂澜石涧浮。

亭宇翚飞闲日月,风云蹭蹬老春秋。

天机尽放源难测,地轴阴收迹莫搜。

多谢坡仙特拈出,当年得得动宸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洞霄

峰回路转九重关,一柱擎天锁翠烟。

斧凿无痕开六洞,佩环如响萃群仙。

岩前翔涌云根石,林下萦飞玉色泉。

为爱丹霞留物外,经纶事业付他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翠蛟

坡仙已跨老鲸去,夭矫一蛟留翠岑。

头角要归沧海阔,鬐鳞聊舞小亭阴。

停杯欲共冯夷语,倚杖不知岚气深。

休用旌阳持剑起,怜渠终夜抱珠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