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箫台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变迁,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哲理。
首联“簇簇峰峦遍四围,神仙旧隐叹今非”,开篇即以群峰环绕的景象展现山势的雄伟,同时暗含对过往神仙隐居生活的怀念与感慨,暗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交融。
颔联“溪中不见金沙出,山外空惊白鹤飞”则通过溪流与山外的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溪中的金沙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繁荣,如今却已消失无踪;而山外的白鹤飞翔,虽依旧自由自在,却也透露出一种空灵与孤独。
颈联“石上瀑泉清照眼,竹间岚气冷侵衣”转而描写山中清幽的自然风光。瀑布从石上倾泻而下,清澈透明,映入眼帘,给人一种清凉与纯净的感觉;竹林间的雾气缭绕,不仅增添了山林的神秘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凉爽。这两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双重体验,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之美。
尾联“王箫声断人何处,千古烟云锁翠微”则将视角拉回历史,以箫声断绝、人迹难寻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烟云锁翠微,既形象地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也寓意着历史的深远与不可触及。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